有家长留言:家里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平时很喜欢玩游戏,甚至发现孩子半夜还在玩手机,家长很生气地说:把这份干劲花在学习上怎么就那么难!我们暂且不论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和睡眠的影响,也不谈家长的言传身教,而是试着去了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背后的成因。
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成人也不例外,游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并以其突出的特点让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可以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而这些,是在他们的学习中不容易得到的。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对游戏的喜爱,能保持在合适的度上,有的孩子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呢?
第一个可能是:及时回应。如果孩子的需求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易陷入一种“无助状态”——学会放弃,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冷漠、被动和退缩,反应迟钝。所以,游戏中的回应机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渴望的状态。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这种感觉,游戏恰恰能满足他。
第二个可能是:掌控感。很多父母忍不住要去控制孩子的一切:不可以玩沙玩水,不可以看电视,甚至有的孩子已经十几岁,却连每天穿什么衣服都不能做主……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没有足够多的自由,他体会不到自我把控带来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而在游戏中,孩子只要练级练得够厉害,装备买得足够多,组的战队厉害,很容易就能赢得胜利。这种因为我做了一些什么,而取得某种成就的掌控感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诱惑的。
第三种可能是:弥补现实的失落。在虚拟游戏中,孩子在扮演角色时可以做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发射子弹、开飞机等。还有一些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把那些自己要去打的敌人假想成是自己身边很讨厌的人——可能是某个欺负他的同学,或者某一个特别控制他的家长。这些游戏赋予的能力,能让一些现实世界中自卑的孩子获得自信和愉悦,甚至,游戏会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庇护所。
第四种可能是父母的“催眠机制”加深孩子网络沉迷,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没时间陪伴,也对孩子作业无计可施,有的家长就会这样告诉孩子:你好好听话,好好做作业,就给你玩游戏。你考得好,我给你奖励一小时的游戏时间!此等“哄娃”模式,最后导致了这样的催眠结果——学习是痛苦的,游戏是快乐的!
还有种可能是——言传身教。如果父母都是爱学习或者有健康娱乐方式,那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必然更容易受到好的滋养和影响,这样的家庭,孩子基本不大可能会沉迷网络游戏。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生活的环境跟以前有很大不同,我们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我们从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生活其他方面都制造出一种容易的景象,比如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去旅游说走就走,想买车买房似乎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当所有其他的方面,都变得更容易的时候,在学习上却希望他攀登高峰,克服困难。这里面的难度就很大,比我们成年人小时候在学校里面遇到的困难要难的多,因为孩子们应对困难处境的训练太少,在这个方面的能力,远不如从前的我们。
孩子痴迷网游是结果,真正的因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接纳、尊重、理解、陪伴和鼓励太少,导致孩子只能从网络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感受和需求。给孩子更真实、丰富、有趣的生活,让孩子从中获得自尊、自信、力量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才是解决孩子痴迷网游的正道,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禁止。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或图片引自相关心理学教材或公众号文章。如果您是文章或图片的原创作者请联系我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