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
胡杨翠荫阁道外,九层楼接日光华。
——《敦煌石窟歌》当代:邱登成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去博物馆,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度。
2020年,毕业暑假,疫情得到控制,我和好友小君去了成都。呆到最后一天,我俩窝在民宿里,脑子一热,乘着地铁去了四川博物馆。
汗毛倒立!屏息失语,这是我进入四川博物馆张大千画展的第一感受。川博收藏着存世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张大千先生的画作、书法和印章等作品,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尤其是莫高窟系列画作。
大千先生耗费巨资、带领弟子、聘请擅长颜料制作的塔尔寺喇嘛,历时3年临摹的200余幅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世人得见莫高窟壁画原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据说此次敦煌之行也是他以后画风改变的起点,树立了先生泼墨泼彩,中西结合的画风,百年第一人,大千先生也。展厅特设了大千先生认为敦煌壁画对中国画坛的十大影响。
展览告诉我,大千先生通常临摹画作的重要部分,上色等辅助部分由弟子完成。每一幅画作大千先生都标注了合作的弟子或喇嘛的名字。
求购者出价再高,200多幅敦煌莫高窟临摹画作大千先生坚持一幅也不卖。他对家人说这些画作要献给国家。日后家人按照先生嘱托将大千先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临摹、仕女、山水、书法和印章等作品捐赠给了四川博物院。
从张大千的诗书画石里,体会天才;从他的朋友圈里,感受什么叫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张大千艺术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一座仰之弥高的大山,一片俯之弥深的大海。
当时的我,只感叹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以及张大千先生的画工巧妙,对于莫高窟,中国这座大漠里的文化宝库不甚了解,近日,因为导师一项任务,误打误撞打开了一部十集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敦煌》,看时我为其中情节落泪,这泪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是为敦煌壁画的美、妙而感动,还是因为那些屈辱历史才流下的悲愤的眼泪。
《敦煌》是由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周斌导演的一部人文历史纪录片。它犹如一部在历史中行走的壮丽画卷,在长达十集的电视纪录片中,用细腻但激昂的情感带领观众走进历史。虽是2010年播出的纪录片,但久隔11年后再看,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法,以及价值观思维仍让我感受颇深。
一、人物搬演
《敦煌》使用纪传体来结构每一集,用相关人物的亲身经历来切入一段历史。这种方式使枯燥的纪录片变得有趣起来,表达也更具有戏剧性,更彰显人物情感的描述。
二、影棚拍摄➕电脑特技
为了纪录片的表现力,导演使用了棚拍摄影。考虑到莫高窟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和特殊性,导演放弃了实景拍摄,选择了虚拟舞台上的棚拍摄影。
三、解说词
解说词的表达方式关系着纪录片的整体质量。《敦煌》的解说者是资深的配音员孙悦斌。他为敦煌莫高窟的展开提供背景材料。首先解说词可以描述画面无法展现的事件内容,同样也扩大画面的信息容量。
四、旁白的使用
旁白的表现方式有两种,白色旁白与非角色旁白。即叙述者是纪录片中人物为角色旁白,叙述者非片中人物则为非角色旁白。在《敦煌》中,角色旁白是处在情节中的人物,导演为拉近心理距离,通常插入披露人物此时此地心理的独白完成叙事,带起观众的情感波动。
五、采访
历史题材纪录片,采访的对象往往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从业人员,也可以是与此历史事件相关人物的后裔,他们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提供稀有的信息资源,其专业性的身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敦煌》
六、镜头的表意
镜头语言的魅力难以言表,在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中,镜头画面除了基本的记录和说明功能之外,其隐喻象征意义也无处不在。
七、史料的使用
真实的史料能起到补充说明作用,使纪录片更具有说服作用。在讲述莫高窟历史全貌方面,《敦煌》努力做到公正、客观。通过详细的史料、图片等让观众自行判断。对于片中出现的人物,其肯定与否,编导都避免做出主观判断。
《敦煌》纪录片与四川博物馆内的张大千画展这两个产生了奇妙的联系,除了让我感受到纪录片的奇妙之外,还有对泱泱中华文化的骄傲自傲之情。
但是,当我搜索资料时,发现了张大千先生作画另外一面的故事。
纪录片只说到张大千到敦煌,天天临摹,导致其画风大变,更为雄劲。影片赞扬了他为了艺术 在敦煌坚守三年,却只字不提他私自剥落上层壁画以观察历史更久远的被覆盖的壁画,造成了很大损失等这些业内人士都知道的劣迹,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执行馆长罗华庆指出,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 30 余处②。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黏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甚至在敦煌藏经洞的内墙上,张大千居然用毛笔题写了一篇文字。当然,本文丝毫不怀疑张大师的艺术成就,就算不在敦煌工匠之下,哪怕可与之比肩,但是否就该往那非同一般的墙上写字呢?这种对国宝满不在乎、唯我独尊的态度,令人惊诧。可以相信,这不是因为片子时长不够而删掉的,毕竟整个片子不同集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复信息。假设编导删除这些信息的出发点,也许在于淡化矛盾,以免让观众产生愤怒心理 ;或许出自于对艺术家名声本身的尊重。然而,这种尊重是否是对敦煌画作的不尊重呢?
我不敢妄加评判,但事物大概总是具有两面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