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

写字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灵感,灵感这确实是存在的。

然而灵感可遇不可求。

没有灵感,写作也可以进行下去,有了灵感写作可以更有乐趣,更有不同的体验。

最近有一则新闻,有一个写手叫赖宝,抑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是有自己的心理问题,生活压力也大,因为他是从一个没什么收入的携手一步步走过来,也付出了很多健康,透支了很多。

虽然说写作是一个为情的工具,但是很多写手都经历了不可告人的磨难。

他们在能够成名之前或者养活之前,都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过程。

艺术创作本身是一件煞费心血的事情,对于生活又没有太多的实用。

许多艺术家都穷困潦倒,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去追逐艺术呢?

大音乐家贝多芬有一个时期感觉人活着就非常苦闷,一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总觉得心中的那股劲没有抒发出来,所以一直隐忍,向前生活。

司马迁收到熊鞠后人汝不死,他说主要是为了完成他的《史记》。

极寒可忍辱骂可忍,忧愁可以忍。但是可以摆脱一一切,却不能摆脱艺术。

歌德在23岁时爱过一个女人,但是心中烦闷,无法排解,他忽然听到耶路撒冷为了失恋,因为失恋自杀的消息,他拿自己的遭遇体验那位少女人的悲剧,很快就把《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纲要想好了。

然后仅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创作。

这种狂热或者是情感有时候也是灵感的出发点。

01 写作的灵感

灵感往往来自于写作者的意料之外,当庭呈工了,他才发现自己创造了一件作品。

雕刻家罗丹在回想录里说。

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第1张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他是怎样画成的,或是为什么要去画他,可是我的那件作品全体便已具形于此了。

灵感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突如其来,我们往往从表面上找不到他的根源,有灵感的作品都成品特别快。

二是不由自主的。

往往希望他来时他偏不来,没有期待他来时,他却突然出现。

02 灵感并非凭空而降

有时候人具有潜意识,潜意识能够促成灵感。

意识作用松懈时,潜意识中的意象最容易涌现。

音乐家瓦格纳的《莱茵河的黄金》三部曲的开场调。据他所讲,整个三部曲都已经创作完成了,但是仍然不知道怎么完成开场曲。

他昼夜不能安眠,总有一天午后非常疲倦,然后微微睡着了,睡梦中他感觉自己成了船,在一个集流里边,听到流水网服澎湃的声音,就像一种乐调。根据梦境中的流水声谱成了三部曲的开场调。

有很多作者都是在自己非常放松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一口气完成了作品。

好像神灵的眷恋如有神助下笔如有神。

03 召唤灵感

为了得到灵感,有些艺术家也想了很多方法去召唤他。

李白在喝酒的时候想象力最大。

伏尔泰和巴尔扎克需要借助于咖啡才能够继续创作。

德国诗人席勒喜欢闻烂苹果的气味儿,他的写字台经常摆上几个烂苹果,然后写作的时候把脚放在冷水里,这样他会感觉特别有灵感。

莫扎特一般在智取之前喜欢做体操,尼采散步的时候才思涌泉。

欧阳修也说他的文章一般在山上产生,马上,枕上,厕上。

看来每个写手艺术创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灵感源泉。

灵感也是一种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养成一个固有的习惯,这样在自己创作的时候,一方面自己感觉到最舒适,要让自己感觉到灵感多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