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自习课上,我对学生们说,一个月前当我就告诉大家选择文理科时要理智,言外之意就是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现象。果不其然,现在确实出现了特别感性,非常任性的事情。
全年级480多人,按照理科成绩进行排名,那些被排到三四百名的同学,有些竟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理科。要知道,前面有很多学文科的学生,理科成绩都比他们要高,并且那些打算学文科的,近期对理科的学习应该是有所放松的。即便如此,你还不如人家,你凭什么和那些真正擅长理科的同学竞争?
难道原因就是因为你喜欢数学?喜欢的话,为什么才只能考四五十分,丢了一百多呢?学习的事情是仅仅依靠喜欢就可以搞好的吗?不可否认,兴趣对于能否学好某些学科是存在影响的,但是,自身的实力是不是要比兴趣更重要?数理化满分350,你却只能考150分左右,同时文科还比理科要好的情况下,你依然选择理科,会不会太任性?是不是太盲目?能不能认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不得不说的是,如今的考试只是阶段性的,范围很小,比较容易掌握,而高考考查的则是三年的学习内容。正常情况下,考查的范围越大,出现知识漏洞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作为环环相扣的数理化来说,现在你都搞不定,以后能够搞定的可能性会很大吗?
话说,人生的路很长,但是关键的却只有几步啊!文理科的选择就好比“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可影响着大家三年后高考的胜算,影响着未来就业的方向,甚至影响着你们的一生啊!
就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中招成绩四百多分,在全市处于中间偏靠后的位置,和那些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相比,中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不能说通过后天的努力,我们一定赶不上别人,但是,至少可以确认的是,赶上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人家学理科了,咱们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而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文理科呢?重点需要参考的有三个要素。第一,数理化和政史地的分数,数理化差的,就别去理科班寻找刺激了。第二,兴趣爱好,比如你实在对数理化不感冒,那你就干脆的选择文科吧。第三,是否考虑学艺术。如果要学,那就尽可能选择文科,这样会有更大的可能提高将来升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