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学习

      小时候,我一直老师眼中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按步就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长大后不怎么娱乐,也不太喜欢社交,还是喜欢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哲理名言已经在我内心深处,深深的扎根发芽。

      人至中年,面临工作,生活,家庭等各种复杂的问题,有时难免迷茫,焦虑,不知所措,甚至无能为力。

      读到杨绛先生说:你过得不好,是因为读书太少了!更坚定了自己要去多读书,多学习!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空闲时间没有停止读书学习,生活却也没怎么变得更美好,甚至依然被逼近了人生底谷!前途漫漫,不知何去何从!

      队友甚至取笑我,还是休息下吧,别一天到晚读书学习,也没看有什么长进和改变。

      每每听到这句话,我都在内心里鄙视他,不学习,不上进。有时候也难免自责:是自己太笨了吗?

      只到最近,读了一些文章和书籍后,才恍然大物:原来队友描述了客观事实。原来这多年我一直自认为在读书学习,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学习。

      所以才没有很大的进步,没有带来质的改变!读了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学习呢?

        就好比我们吃饭,一日三餐,一年365天,有些人(特别是少数体质偏瘦型的)没有把这些吃进去的食物变成营养,储存在体内,转变成肌肉。

      这让我想起了每周辅导孩子学习的事。大到在班上,老师一样的讲,学生一样的学习时间和环境,可成绩却有差别。小到周末给他讲题,听懂了会了,来一道类似的题做,又蒙了。说明了什么呢?还是没有学习会。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授给他人的知识留存率是最高的。

显然,我们自认为(听讲了或)阅读了就代表会了,学习了知识。可本质上不是这样的一一顶多算了解了20% 。

      当把这些所学去运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才算学会了75%。只有把这所学熟练应用,并能传授分享给别人的时候,才代表学到了,学习会了。

      德鲁克在《成果管理》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识是人类特有的资源,书上没有知识,书上只有信息,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

        所以,只有把所学转化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做实际决策、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代表我们学会了知识。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一书中说--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

      真正的学习不是你知道了多少知识,而是能运用它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去积累数量。而是根据自己遇到的具体问题选择去读书学习,让书中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思考,帮助自己解决具体问题。而不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输入。

      这样的读书学习才会产生良性循环,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一一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