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诗歌是从父亲的书架上,父亲是一位热爱诗歌,更是热爱写诗歌的人。小学时还在沉迷青春文学的我看到父亲时不时在发表他的一篇篇原创诗歌,自己认真读过后还是觉得晦涩难懂,“果然大人的世界很难懂啊”我在心里这样想着...
后来父亲有意识地给我买一些儿童诗集,可那时的我并不欣赏这些像碎片一样简短无趣的文字,于是把他们抛弃在书架的一角“风吹日晒”了。
近日翻了翻《艾青诗选》,我对于诗歌的感受相较于之前却有了巨大的改观。
一瞬间我发现诗歌就像一台单反相机。作家用独特的视野,巧妙的设计,使此时此景的氛围淋漓尽致地传递给了一页纸后另一个时空的我。令人感动之余从艾青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洒脱随性,用最富有动态和平实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欣的还是凝重的,蓝天、树影、飞鸟、乞丐一幕幕不加修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由于在特殊的年代,其中一些诗篇也少不了忧国忧民和对于革命的斗志昂扬,诗人在这些题材上既没有繁琐的赘述和歌颂,也没有直接用笔“开刀”批判。他以第三人称视角,展现了这个平凡的吹号手短暂的战斗生涯:
“在那夹着春草的泥土,
覆盖了他的尸体之后
他所遗留给世界的
是无数的星布在荒原上的
可怜的土堆中的一个
在那些土堆上
人们是从来不标出死者的名字的
———即使标出了
又有什么用呢?” ——《他死在第二次-舁床》
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主旋律的作品看多了已经麻木了,但这首诗没有过多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文字克制简练,像一杯钝钝的咕嘟冒泡的啤酒蔓延入我的喉咙,刺激着我早已麻木的神经。我闭上眼睛,眼前已是广阔的旷野,灰头土脸的年轻士兵沉默地站在一个刚刚填满的土堆前,已被血迹沙泥摧残的手里拿着一把废旧的铁铲,他像一个稻草人在硝烟还未散尽的这片旷野上久久屹立着。这个无声的景致被从另一个时空“穿越”的我发现了,我平静地睁开双眼,取代而来的是窗外的光明,整齐的街道,奔走的人流......我的心里只剩下对于这真实景象无言的震撼。
相比于凝结着时代的痛苦色彩的诗。我更喜欢欢欣洒脱的诗。看的出来艾青先生很喜欢到处转一转,只是单纯顺着自己心意到处走走,追随着Bohemien的脚步,游荡在街边观察着每一副相似却差异的面孔,从人群聚集的市井到树影婆娑的野外。画面大部分给我的色调是阴郁深沉的灰蓝色,却很少有明丽欢快的亮黄色。这就是我最喜欢《秋日游》的原因
“我们不是去访久别的朋友,
只是因为这是初次走的路
在云影和阳光隐现的路上
徐缓地走着而感到单纯的欢喜......”。 ——《秋日游》
流动的云影,秋风夹杂着夏日还未散尽的水汽扑面而来,如果把之前的诗比作酸涩的酒的话,那么这首诗就像是凉爽的橙汁汽水,明明正值萧瑟的秋日却写出了希望和生机。
草地上栖息的鹭鸶鸟,被阳光揉碎的斑驳树影,这些美好的意象,让我想到了被阳光亲吻的峡湾,站立在公共座椅上的海鸥,被海风紧紧拥抱着的流着温热血液的我。
艾青先生的诗中还大量运用了色彩词汇,在《旷野》中最为常见—
“灰黄而曲折的道路, 和道路两旁的 乌暗而枯干的田亩......”
“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 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 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
“不透明的白光里弯曲着几条淡褐色的不整齐的堤岸” ——《旷野》
眼前浮现的是一幅色彩叠加,流动的油画。缄默的旷野容下这片土地上孤独卑微的灵魂,如此简洁的语言却让我读到了“孤独”,理想常常让我忽略了繁琐的生活,令自己感到寂寞,而诗人却能把这两者结合的恰到好处。生活中的我常常不能做到这样,在浮躁中呆久了,心就会变成了一个爬满青苔的石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读完这首诗让我仿佛明白了该如何选择生活和所谓的“理想”。
在多变的环境中中如何使自己保持冷静,表达自我,是我一辈子应该去找寻的答案。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再次应验了这句话,无论是对于我所喜爱的音乐或诗歌。读完《艾青诗选》我最大的感受是艾青先生是好像是一位相隔远方的朋友,他会用这些诗歌在另一个时空分享他每时每刻的感受,跟随着时间轨迹读完了他的文字,见证了他情绪的起伏,很荣幸通过这样方式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