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会突然想起写这篇文章呢,是因为今天突然跟我的另一个大学同学聊天聊起了我的初中的一位同学。
事情的开始是我跟我的那个大学同学说,“我怎么以前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没发现我的有些同学怎么一个个那么牛逼呢,感觉现在自己跟他们比起来好弱,感觉我好羡慕他们。”
回首发现,我的那些同学真的挺厉害的,一个初中同学在读高中时就参加全国生物大赛获得金奖直接被保送浙大,还有几个同学成了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北京航天航空,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的研究生,还有一些去了美国留学,还有一些现在成了网络作家,出过几本网络小说了,跟我的大学同学谈起来的时候,我的内心满是为他们骄傲,也为我是他们的同学而骄傲,却也不得不透露出淡淡的自卑感,因为感觉跟她们比起来自己差太远了,然后我的大学同学开玩笑说了句:"没事啊,他们不会编程,而你会,你在我心中也很牛逼,做自己就好了."
“做自己就好了”,突然间想起了我的这个厦门大学的初中同学-邱汐岩。
他是我初中的同学,坐我前面,初中的初一,初二时候他的成绩并没有十分的优秀,但是他的脑袋非常尖,从初中开始,他就是个思维非常活跃的人。我每次想起他趁我做作业时,偷偷将我鞋带绑在桌角上,好几次摔倒在地上,我就想揍他,更可恶的是他每次叫我大姨,因为我每次比出要揍他的姿势,他就会说句“我要跟我妈讲”,然后我不耐烦地说句“我是你妈的姐姐”,然后她就嬉皮笑脸地开始叫我大姨了。真是跪了……后面他高中去了临川一中,高考时考上了厦门大学,高考时理综接近满分,不明白的是他选择了法学,后来在大学因为参加了《天才知道》并且获得全国季军以及长得帅气而在网络走红,成为新一代的“网络男神”。又因为他接连地参加了好多综艺节目,以及又是《一站到底》答爆题库啥的,感觉他越来越红了。他最近出了一本书《做自己就很好》,我也稍微的关注了下,我觉得他说的很对,理论上他现在这么有影响力了,可以不用担心什么,但是他说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害怕会挂科,上班后,他是一名律师,他也有常人一样的心态,每到周一还是不想上班,沉浸在周末的松散模式中。过去和当下也会被不同的人贴过不同的标签,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个人而言,别人如何看待自身,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否正确认识自身。
对啊,我为什么非要羡慕别人,非得把一些别人优势的东西强加在自己的身上与自己比较,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优势跟别人比较一下呢,就好比我的那个大学同学说的,我会编程,而他们不会,对于不会编程的人来说,我们做出来的一个简单的小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神奇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没必要太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可能有些时候是你自己想多了,因为别人根本不在乎你是谁,你过得怎么样,只有自己才是最在乎这些的,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不必要因为一些外界的干扰而扰乱了自己平静追求提升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