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若何!奈若何!——《美人虞》(冯梦龙《情史》)
虞姬,中国家喻户晓的女性人物之一,西楚霸王项羽的女人,原谅我只能用这样的词汇,因为到现在关于中国真正的历史上有没有虞姬这个人的问题,还在争论,所以她到底是舞女、宠妾都没有定论,但是她的出现无疑为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末路增添了一抹无尽的悲凉。
楚汉争霸时期,西楚霸王屯兵垓下,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得水泄不通,汉军又奏起楚歌,“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使得楚军军心散乱,随时可能哗变。就在这么一个万分危急的时刻,项羽只能坐在大帐之中,看着美人虞姬和宝马乌骓,喝着闷酒,“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纵有天生神力,盖世神功,天时都不利于我,乌骓啊乌骓你再也追不上啊,我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我应该把你怎么办呢?项羽独自唱了几遍,虞姬跟他对唱。唱着唱着,现场的气氛越来越凝重,过了一会儿,项王放声痛哭,周围的人潸然泪下,“莫能仰视”。这就是《史记》当中关于虞姬的所有记载,也就在东城突围之战后,虞姬下落不明了。
但是,在其他文章当中的描述是,虞姬在歌声之后,对项羽说了一番话,然后拔剑自刎了。经过千百年,华夏文明的加工就有了中国最著名的历史故事之一——霸王别姬。其中,冯梦龙的《情史》描述特别有意思:他们俩唱完歌了,项羽对虞姬说:“善事汉王。”意思是你投降去吧,虞姬回绝:“妾闻忠臣不二君,贞妇不二夫。请先君死。”然后项羽拔出剑,“背而授之”,连看都不敢看,虞姬接过剑就自杀了。
那么冯梦龙等人为什么要写虞姬自刎呢?这样合理吗?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历史史实的争议以外,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第一, 中国特有的大团圆的思维。一定要有结局,而且要好的结局。
既然项羽是悲剧英雄,那虞姬肯定是要悲剧色彩的,但是千万不能留给猥琐的刘邦。既然无法追随项羽而去,就“让”她先项羽而去,最后项羽死了,也算是共赴黄泉。纵观中国古代的小说传奇,都有这么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最典型的就是“梁祝化蝶”;即使没有一个好结局,也要硬改过来,比如高鹗续写《红楼梦》。见生不忍见其死,见其乐不忍见其悲,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看戏思维,我们不太适合看悲剧。所以,虞姬的自杀无疑是成就了这种“成双成对”的大团圆情节。
第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虞姬“常幸从”,项羽行军打仗都带着她,可见她在项羽心中有一定重要地位的。冯梦龙在《情史》是这么评价“霸王别姬”的:“籍之雄心已先为虞死矣,虞特以死报之耳。”意思就是说,项羽的雄心已经在虞姬面前就没了,虞姬就用死来报答项羽对她的爱护。题苏小楼辞的卓由也说,“君看项籍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气都休。”别看项羽和刘邦,一怒天下诸侯俱惊,一旦碰上虞姬和戚夫人,他们马上从“大丈夫”变成“小孩子”。可见虞姬对于项羽的重要性不是谁能代替的,换句话说,虞姬不会比项羽的霸业重要,但是她一定比项羽的生命更重要。既然虞姬对项羽那么重要,她怎么可能在四面楚歌、强敌环饲的危急环境里拖累项羽呢?所以,虞姬选择了自杀,或者说设计了虞姬自杀,合情合理。
第三,更能体现项羽悲剧英雄的色彩。
项羽是一代枭雄,或者说他是一个悲剧英雄。大丈夫不能保有妻子,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虞姬的自刎,更能体现大英雄落难之时,无力回天的末路情结,“草木飘零年复年,几番消磨,最是英雄气短时”。虞姬,美人也,鲁迅先生曾经这么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越是把虞姬形象塑造得更完美、更形象,越能体现楚霸王无法抗争的悲哀。
以上三个理由虽然有他们一定合理性,可是我还想说,太史公在处理虞姬的情节上更高明一些!
要知道虞姬出现在《史记 项羽本纪》里,而且之后司马迁都没有给她单独做传!所以虞姬的笔墨不能太多,只能起到衬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这是其一。其二,虞姬生死不明,给人留下的思考空间更大。每到战乱频发的年代,没有人会顾及一个女人的生死,很多女性在战争当中被当做牺牲品,像刘备,被人打来打去,老婆孩子不知道换了几套了。所以,乱世佳人更能为世人同情。而且,项羽作为一个英雄,“喑哑叱咤,千人自废”,一声怒吼,虽然千人在旁,都被镇得不敢动弹,嚣狂霸气,万夫莫敌,但是楚歌一响,众叛亲离,万众瓦解,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自身难保尚且困难,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排!狼狈至此,岂不哀哉?
所以,司马迁不写虞姬的结局,不仅更能体现项羽的悲剧色彩,还能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去想象虞姬的结局,这种手法也叫作“留白”,话虽然不满,但是留给人们想象空间是非常大,可见,太史公在这点上确实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