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前部门离开的时候,前领导对我说了一句话,“真正优秀的人是能够投入一件事情而不沉迷于事情本身的人”
这句话我思考了好久。也被刺痛很久。
大抵那番话是,她欣赏我把事情做到极致,但就是太沉迷在一件事情里反而不能抽身看全局。
很长一段时间,我反复想起这句话,不甘心。
后来转到新部门后。有那么一瞬间,我好像明白了这句话。
这个部门是新孵化部门。来到这里是因为这个部门领导在业内是一位资深人士,抱着学习心态来到这里。
但入职新部门几天后,发现跟想象中差距巨大。这位领导没有想象中为新业务忙碌,每天给大家打鸡血,对方案。
很多时候我看到他是在看看新闻,四处跟人聊天。工作群里发的各种消息他也很少变态,我似乎被放养了。
直到有那么一天,同事在工位跟大家探讨起一个问题,起初领导没搭话,后来可能听到我们跑偏了,开始指出一些问题,并且探讨起边际成本。
再后来我发现虽然他不常在工作群发表意见,但我们发出来的工作文档时常能看到他也在线正在阅读(我们用的内部线上办公软件,可以看到那些人在线一起看文档)。
后来,我看到他拉那些经常一起聊天的人开了很多会,大多是探讨资源结合,或者去合作尝试新的业务模式的创新会。
有一瞬间,我脑海里冒出一个词“举重若轻”,用在他身上很合适。
他仿佛知道力气用在哪里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他看新闻,看行业报告,关注生态构建,但不关注我们每天具体做了哪些事,不抓住每一个细节来考究,你以为他没有在管这个业务,但却惊奇发现他对每个事项进度了如指掌,并且及时叫停你错误的思考和努力。
曾经,男朋友跟我讲成功有迹可循。你观察那些成功人的轨迹,他们思考的纬度,他们的技能点,你具备了这些特质,那么成功,这里的成功只探讨职场上的上升路径就会变得清晰。
我意识到,埋头做一件事对于一个业务宏伟的蓝图是不够的,它重要,但不能支撑起全部。低头做事是态度,但是抬头看一看全局,知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智慧。
工作需要投入,也需要跳出来看到更多。能入能出,是我要修炼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