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
本期主题:精时力学院·日清单(入门)
今日主题: 1.2 添加新任务
学习日期:2020年1月2日
这是我的第【3】次学习。
1.【知识】我在课程中的收获:
(1)高效Todo、时光序、滴答清单、日事清,四个APP添加新任务的操作方法
(2)通过崔律演示添加新任务的方法,特别明显感觉到,在使用一个新APP的时候,不是拿起来就用,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问一下,这个软件都有什么功能?每个功能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比如崔律在讲解高效Todo时,说到“全天”功能时,通过举例说明了这个功能的使用情况,而自己在最初学习日清单时是完全没有注意过这个功能的,也从来没有使用过,因为崔律每讲过,直到2019年100天训练营讲到,我才意识到这个“全天”。
通过这一个小的细节,暴露了自己做事不求甚解的习惯,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所以日后再接触新的APP或其他新鲜事物时,可以尝试从全局来看待一些事情。问自己:它的功能是什么?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
2.【分享】我在时间管理App中的好做法:
时光序很早就下载了,但并没有仔细研究过,曾经花了一点时间研究了一下,在添加新任务时会不自觉和高效Todo去比较,感觉用着不顺手,就没继续研究。自从跟着崔律学习以来,就一直使用高效Todo,没有使用过其它APP
3.【实践】课后我的刻意实践成果:
(1)日清单逐项打钩,提前计划好的任务,依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点去做,插入了一些计划之外的任务,但因为一直在查看日清单,所以日清单上列的工作任务,下班前都完成了,都打了√,而且通过插入新任务的空间这件事来看,说明任务安排的不够满,但这种感觉还可以,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起码做到了工作时间的日事日清
(2)这次刻意把写日志时间,放到了晚饭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不想第一天执行就遇到了困难,晚上在我洗碗的时候小朋友自己玩摔倒了,而且这次是摔得比较严重的那种,一直在我怀里哭,陪娃过程中,自己又睡着了,睡到23:30才起来写日志。而且出现了这个意外事件,原本计划的陪娃学英语、讲故事等计划就都没有执行,看来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呀!
(3)计划把高效Todo的功能再梳理一下,以便更好的应用。今天暂时没有时间做了,明天梳理
4.【疑问】我的疑问:
5.【其他】任何想说的话:
凭早晨听课的印象写完上面的内容后,再次听了一部分课程内容,补充如下:
(1)选择APP,测试APP是一个磨刀的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而我很少去探索新的APP,相信跟着崔律走就没错,或许这也是自己偷懒的一个借口吧,而且有时看到别人推荐的APP,当时觉得很好,就下载下来,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长时间不用,可能过段时间就删掉了
(2)关于时间轴,只有高效Todo是有时间轴的,可以说是自成一派,通过这个点可以看到,对于崔律而言时间轴这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体现了时间推进的感觉,而我虽然一直在用高效Todo,也一直觉得很好用,但对于时间轴这个点却并没有像崔律这样的感情,通过今天的讲解,我会更加关注这个时间轴,去找那种时间推进的感觉,进而增强自己的时间意识。
(3)在讲解到滴答清单时,设置日期和时间时,是要点两下的,就因为这一个小细节,崔律就想把它拉入黑名单了(猜测崔律当时的内心戏就是:要不是为了讲课,我是不会如此忍耐的,哈哈~),进而拓展到,看似小的一个动作,累积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弃用一个软件,往往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细节。
通过回听发现,崔律的课真的值得反复听,每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另外这也启发我对于其他自己觉得好的课程或书籍,也都是可以反复听,反复研读的,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时候的收获,就是在一次次重复中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