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们无处不在选择之中,小至晚餐吃面里面放葱还是添蒜才够味,大到选择什么的爱人相濡一生才不后悔,真的做起选择来有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面对任何问题,普通人都习惯性的产生两种选择,比如打或逃;反抗或忍受;成功或失败;支持或反对......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然而,除去事情非A即B的选择,真的我们就没有任何更好的选择余地了吗?
美国史蒂芬.柯维告诉了我们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第3选择》,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选择。
那什么是第三选择?
它不是彼此双方在面对问题的委屈求全或逃避退让,更不是用任何一方的牺牲或付出来换取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它希望处在风暴中心的我们自己转变思维方式,创造协同,达到双方共赢的最终结果。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询问;
可以试着心平气和的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温和的态度,语气诚恳的眼神可以让意见分歧的对方减少防御的心理,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二步、界定;
等彼此双方都冷静下来,焦点聚在就事论事,不要妄加评判,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解决问题是最终的目的,那就该进一步对“更好“做个清楚的界定。彼此对更好的理解各是什么,需要哪些条件或能力来实现它?需要各自做出哪些让步或妥协?又有哪些条件彼此可以交换呢?
第三步、创造;
这是第三选择里至关重要的一步,在界定清晰完成后,对更好的选择达成共识后,双方需要共同努力,着手准备解决方案,推动事情朝大家共同期待的目标前进;
第四步、达成。
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的双方都会有清晰的责任和方向感,从困惑的非黑即白的传统选择模式里跳出来做到了第3选择。
我相信这样的一步步走下来,特别是夫妻间面对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时,的确会避免很多无谓的挣扎和烦恼。
第三选择看似简单,仅有四个步骤不复杂,其实需要的询问里有倾听,界定里有沟通,创造里包含着爱的初心,达成里才成全了夫妻和睦、幸福美满。
那看完此文的你,在下一次与他(她)产生想法分歧时,你会做第3选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