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公众号文章上我们能够在顶部或者底部看到一个阅读数。而在门户的新闻App上我们通常只会看到跟帖或评论数,阅读数都是隐藏起来的。如果有做过自媒体的人都知道,其实在后台也是能够看到这个阅读数的。
而为什么有的要加入这个阅读数的展示?有的又不展示出来呢?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现在我来分析一下。
微博是一个基于弱关系的社交产品,从刚开始的兴起到现在逐渐没落,微博上更多的是一些公众人物、明星大V、企业品牌在发布更新微博,而自己的亲朋好友发布的比例越来越少了。用户能够获得的评论已经少之又少了,所以通过阅读数能够获得实际的反馈,阅读数的显示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所发的内容是否被其他人看到。继而进一步激励博主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并且能够通过阅读数来增加该微博的权重。
而微信的公众号文章阅读数可以更有效的判断该篇文章的价值,因为公众号的文章是弱化了评论这个功能,文章下的评论都是要经过作者审核后才会显示出来,而如果一篇文章作者没有时间审核筛选,那评论将会一直是0,而这时候其他读者无法很好的判断该篇文章是否有价值,这时候就能通过阅读数来判断文章是否有用,是否被很多人看过。
新闻类和短视频App就弱化了阅读数的显示,主要显示赞、喜欢或评论数。虽然内容都是以自媒体或个人发布,但用户看一篇文章或视频不是奔着阅读数去的,是通过列表上显示的标题来判断这个内容是否要点击进去阅读,所以这时候显示阅读数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而对于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的评论都是以开放的态度,只要用户发布的内容没有违规通常就可以立刻显示出来,这个减少了像微信的审核机制,使用户能够通过查看评论的内容来判断内容的好坏。
对于平台的后台或自身发布的内容通常都是能够查看阅读数,这样可以方便发布者筛选发布的内容,哪些内容会吸引更多的人去观看,哪些内容用户不敢兴趣,这样可以很好的做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