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听到有人问,你一年可以读几本书呀?似乎读书这件事已成了大家热衷的话题,特别是对忙于工作的职场人来说,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也太尴尬了。
的确,读书这件事就是职场人的一大痛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不得不选择读书。毕竟只有不断地刷新认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因此,我们既想读书,但又没那么多的时间来读书。
针对这样的痛点,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快速阅读书籍,争取一个月能读15本书以上呢?有位作家告诉我们,他从原来的1页读5分钟,到现在每年读700本书,就是因为他掌握了一招快速阅读的技巧。
也许你会很好奇,一个阅读速度那么慢的人,居然每年也能读几百本书。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但事实确是如此。他就是日本作家印南敦史。
在这本《快速阅读术》里,作家印南敦史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有书籍相伴的人生会更加幸福。而他的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懂得读书的乐趣,却不满意自己目前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人。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我们总结出一招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实用的观点。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招数呢?这里提到一个“流水式阅读”的概念。他认为阅读速度缓慢的人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偶尔会在一行文字上反复停留,但最终什么也没有看进去。
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毕竟,一次阅读怎么可能得到那么高的期待呢。即使有超强的记忆,把一本书完整背下来,但真正能运用上的会是100%吗?这也太高估我们自己了。
就像作者说的,“不要奢求通过阅读一本术就获得一个大型积木块,而是先通过多读,让自己积累更多的积木碎块。拼接乐高积木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积木碎块,也是难以从中找寻到快乐的”。
那么“流水式阅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所谓“流水式阅读”,就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这也是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谈谈我们要如何起步了。
首先,要养成每月阅读20本书的习惯,形成“多读规律”。可以从这3步进行:
1、每天同一时间读书。就像吃饭睡觉有个固定的时间一样,目的就是养成阅读习惯。
2、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是否想读,更要考虑是否可以快速阅读。一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的特点就在于,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选择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实用类的书籍一般都可以进行快速阅读。
3.今天阅读的书籍要与昨天的不同。毕竟一天读完一本书,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在这点上我是挺有感触的。像之前一本书分几天才读完,等到要回顾的时候差不多大半的内容都忘记了。所以这一点是值得去改进的。
其次,要留住阅读体验。读书不要一味地读,也要写。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输出。要改变阅读的理念,不是仅仅单纯地读,而是为了写而读。
另外,快速、深入地阅读,开始于摘录。这里的摘录,仅仅指摘选书籍中最精彩的部分,通过摘录,可以加深印象,还可以作为写书评的素材来源。
除了摘取最有魅力的文字,更要附上自己的短小评论或者说读后感。可以把这些内容摘抄到专门的一本笔记本上,一行摘抄对应一行评论。这就是摘录的技巧。
当你一个月读完20本书籍以后,你需要回顾这些摘录及评论,同时还要思考,看看哪一类书籍容易引起你的共鸣,或者是你比较赞赏的,或今后还想要继续阅读的。最后在这些书籍中选出最佳的一本,让它成为你近期阅读的书籍中最精彩的一本,一年之后又再一次选出最佳的书籍。
对于摘录的建议,作者认为手抄比较有效果。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同时呢,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边写边读,才能实现快速、深入地阅读。
最后是关于跳读的注意事项,尽量以小标题为单位,即使跳读也要看懂联系。关于鉴定跳读内容的三个标志分别是:
1、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2.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
3.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另外,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有4个步骤,分别是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和实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其实,这跟之前说的王者速读法是相类似的。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涉及到如何区分书籍的原则及方法。如果你对这本书介绍的阅读术感兴趣的话,建议你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许真的能提高你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毕竟作者之前的阅读速度也很慢,一页要读5分钟,而现在一年能读700本书。他都能成功,我们何尝不可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