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农村党员作为党在基层的重要力量,家庭建设不仅关乎个人家庭幸福,更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社会风气密切相关。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党员群众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在乡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亲情维系、道德养成、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农村党员的家庭风气对周边村民有着示范引领作用。古往今来,清廉家风一直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历史上诸多贤达之士,如包拯,其清廉公正的品德不仅表现在朝堂之上,更体现在家族教育与家庭管理中,其家训严格要求子孙奉公守法、清廉为官,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为后世树立了良好典范,彰显出清廉家庭对个人成长、家族兴旺及社会风气净化的深远意义。
党员要充分认识到清廉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
(一)强化自身修养,做清廉家风的引领者。党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纪国法和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清廉家风的内涵和要求。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同时,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加强家庭沟通,做清廉家风的培育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重视家庭、关爱家人,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定期组织家庭会议,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向家人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廉洁自律知识,讲述廉洁故事,观看警示教育片,让家人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和清廉的重要性。要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廉洁规范,明确家庭成员在廉洁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传承优良传统,做清廉家风的守护者。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清廉家风文化资源。农村党员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优良传统,将其融入到家庭建设中。从家族的家训家规中汲取营养,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和发展。比如,有的家族家训强调“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廉洁奉公”,这些都是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价值观念。要教育子女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家族美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同时,要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传播清廉家风文化,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和认识到清廉家风的重要性,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社会环境。
要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鼓励家人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和集体活动,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在农村环境整治、乡村道路建设等工作中,动员家人带头参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村民积极响应,共同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清廉家庭建设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责任与使命,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抓起,以清廉家风涵养党风政风,引领农村社会风气向上向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