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输出式阅读法》读书笔记
缘分吧,也许时候到了。
早上睁开眼跪坐在床上让自己清醒下,胡乱抓了本书看下。被封面“10分钟读完一本书”这几个字吸引了,我打个盹也得10分钟呢,这就一本书读完了?太吓人了吧。我倒要看看如何让我读完。充满好奇就翻了几页。
由于早上上班没时间家里一直看,路上坐上车也好奇得不行,看了半小时,想着我倒要看看我最快能多快看完,也是对自己的测试,不过用书里的方法,我确实提速不少。白天忙完其他事,又用了半小时读完了。
我不是一个有大量阅读经验的人,所以读书慢,没速度,量也上不去,但今天这本书在阅读上让我有了一个突破,挺感谢它让我跳出阅读的框架,轻松,愉悦,没把它太看成一个事,当然,也有这本书的性质在,它不属于难啃的书。
言归正传,这本书主要讲了三点:
1.如何才是有效读书?
2. 读书的方法。
3.如何输出?
先说第1部分,怎样才算有效读书?说有效前说说无效,一目十行速读抓不住有价值信息,不算。精读,浪费时间,不算,因为有些书没必要每句话通篇都读完。作者认为有效阅读有一个核心,就是快乐享受的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输入才有效,只要不开心,就不要都读。读书前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带着问题读书。
有效阅读还有一点,读完有输出才算真正读完一本书。不能输出,不算读书。让输入和输出循环,才是成长。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我们改变的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我们周围现实世界并不会发生变化,那就算无效阅读。
有效,还在于时间问题。花太多时间,浪费,也抽不出来,适当,享受,开心的前提下,放下手机,立刻就能抽出时间。每天一小时。必须。
再说说第2部分:阅读方法。这本书提到一个新概念:三分之一阅读法。
就是说,一页书,只读左侧的三分之一,然后翻页,再继续三分一。而且,阅读时不要默念,一页只需几秒钟的时间。
但这里提一下,这个读书方法适合看一些商务书或工具书,及畅销书之类的轻松书籍,有目的性的找答案的。还有,如果你有大量的时间,完全可以去精读一本书,沉浸其中,也是很好的体验,只要感觉好,都可以。
三分之一阅读法,右侧的内容靠猜,因为中文词语和语法结构,后面的不看就可以猜出来。大家可以试试看。确实提速不少。只看有价值的内容即可。根据二八定律,一本书只读两成,便可达到八成的效果。
除了这个方法外,作者还给出了几个阅读小技巧:
1.读目录,一定要读目录,把握整体框架,知道自己需要重点看哪个章节,哪个章节可以忽略,根据需求读书。
2.书中有图的,要重视图。结合图能更容易理解信息。
3.看书一定要勾勾画画,做批注,一定要把书弄脏,书不是用来干净的,那样就没有了它的价值所在。勾勾画画也是为了你能快速浏览第二遍,只看你勾的即可。有什么想法直接书上空白处写,不要再找本找电脑去正规去写,那样灵感早没了。
4.读书时要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样也能拓展自己思维,多一个视角,读的多了,相当于接触的作者就多了,思考的角度就广了。
5. 尽量带着目的去读书,这样事半功倍,以输出倒逼输入。比如我今天,就一个目的,我要看看如何10分钟能读完一本书。
还有两个小工具可用:番茄钟,倒计时去计时,时间的紧迫感会让你集中精力速度上去。另一个就是读书的仪式感:笔,灯,舒服的姿势等等,都准备好。
关于选书和时间管理。不像学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要懂得放弃,不好的书不读,优选少有人读的书。懂得自己要从中获得什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书店是收集情报的重要场所。纸质书让人缓解压力,让人平静,激发想象力,到现在它的比重还很大。
最后一部分,就是如何输出?
什么是输出,向外“发送信息”和“采取行动”。输出的方式有哪些呢?分享自己的心得,开读书会,写读书笔记或教别人自己学到的知识点。不会说就写。都可以。这样留在脑中的知识不易忘,也更容易在实践中运用。
甚至作者说了一句比较重的话:
他说,改变人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输出!
输出的结果,会让我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我成长感。
我个人的经验是,通过输出一个是读过的没有扔掉,一个是用在实践中确实可以改变自己,比如微习惯的培养等等。比如我最近看的《写出我心》把作者说的方法切实写起来,比如我读的《微习惯》,一边读一遍日常生活中做着,改变自己的生活肯定是有的。连习惯都可以改变,看来我想改变的决心有多大,哈。
最后的最后,没有什么事比读书更快乐了。请让它成为你的每日必修课吧。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