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后,我的产假有半年,所以暂时由我一个人带,产假休完后,再把婆婆从农村接到城里,帮着我们。
新手妈妈带孩子,有点儿手忙脚乱,白天趁孩子睡着的时候,洗洗涮涮,准备三餐,晚上起来两次喂孩子吃奶。
母乳足够的话,夜奶省好大事儿,把乳头往小嘴巴里一塞,“咕咚、咕咚,”几分钟,孩子就会吃饱。妈妈就可以休息了。
添加奶粉的话,要准备好温开水、奶瓶消毒、洗刷奶瓶,增加了许多活儿。
而我的奶不足,属于老百姓说的“肉奶”,大但没产量,一开始孩子吸吮一个半小时还不肯松口,后来才明白,是吃不饱。于是产后十五天,开始给女儿添加奶粉。
抚养小婴儿,每天都要记录大小便的情况,根据这个掌握孩子的饮食是否充足。
孩子满月了,我和路老师抱着她拍了满月照。从满月开始直到第八天,这小孩竟然一次大便也没有。
查了一下育儿方面的书,说是新生儿有攒肚的现象,四五天不大便,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我和路老师还是不放心,决定去医院看一下大夫。
大夫用听诊器听了一下心肺,建设拍个肺部的X光片。
结果出来了,“吸入性肺炎”,原来由于孩子用奶瓶喝奶粉,奶嘴的口开的大了,孩子咽不叠当,就会呛着、咳嗽,进入肺里,引起细菌滋生,形成吸入性肺炎。
大夫建议住院治疗,由于路老师工作忙,不能请假,我们和大夫协商了一下,先在门诊打消炎针。
于是让我妈来帮忙,每天上午,我和妈妈打车到医院,打完针后再打车回家。
婴儿一般是打头皮针,额头上的血管明显,头部的活动范围小,不易鼓针。
女儿生下来8斤1两,偏胖,血管不好找,每次进针,很费劲。我用手固定住她的头,妈妈用手控制住她的双腿,护士才能注射,有一次,扎进的血管是动脉,女儿的头上鼓了个大大的包,这种情况须重新再打第一次已经把她折腾的够呛,再打1次,又遭更大的罪。妈妈心疼的流了眼泪。我也心疼,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忍住了眼泪。
直到有了女儿我才知道,我的生命本无缺失,而孩子的到来,虽不是补充,却会让你重新活一遍。因为单纯而懂得复杂,因为脆弱而必须坚强。
记得有一次抱着女儿去打针,那是2001年八月的一天,她身上包了一层薄薄的棉布,粉粉嫩嫩小脚Y露在了外面,五十多岁的邻居大姨笑着说“看那小脚,多好玩”。
我和妈妈再医院和家奔波了15天,打完最后一针,大夫说“还有点啰音,回家再吃几天的药”巩固一下。现在回想起来,由于心急,治疗的不是很彻底,为第二次的生病住院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