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高中时,我的一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念了一句话,用现在的话说,这应该是一个金句。我记得当时大概是这么写的:
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行为决定了他们如何书写未来。
那时候我的逻辑,是作为一个儿子的角度来观察推理的。
今天的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有另外一句话想分享出来:
孩子也是一面镜子,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你自己。
//·01·//
女儿出生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 —— 极不成熟。当然,谁又是天生的父亲母亲呢?老大在这方面都比较吃亏,因为似乎他们的任务就是先来到这个家庭“教育”父母,给父母第一个机会,学习如何为人父母。
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如何当爹的认知,自然变得更合格称职。所以老二应该感谢老大 —— 是他们让父母更成熟、更完美了一些。
两个孩子,虽然都起源于我,但性格习性又各不相同。我观察到,自己的性格、行为、和言语,或多或少都会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
这样的发现,除了让我感到基因的强大,也让我感慨责任的重大 —— 我的性格气质、我的行为举止、我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我的三观等等,都会无形中影响到他们。
但反过来,如果我希望对他们有更好的影响,希望在孩子这面“镜子”里看到更好的自己,我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所觉知,努力对他们产生正面的影响。
这五年里,两个孩子对我产生了以下两个影响:
- 更关心他人了
- 做事情更坚持了
//·02·//
更关心他人
以前的我,不能说自私自利,但确是一个比较清高冷漠的人。
自己分析出两个可能的原因。其一,是比较内向的性格所致;其二,是自己以前读书太少,认知不够。
有了孩子的这几年,我希望自己先变成更好的人,再影响孩子。于是我从【罗辑思维】和【得到】平台收获了不少新的认知,这些新的认知让我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这方面的不足。
而让我改变最多的,还是我母亲。自从有了女儿,母亲就经常到澳洲来帮忙带带孙女。然而哪怕是远隔重洋,母亲还是会每天打电话或者微信问候国内的亲戚朋友。
以前我读书时代,生活在家中的时候,真没有细心体会观察过母亲这种举动的意义。而现在我终于看清楚了 —— 母亲之所以朋友遍天下,就因为她总是把亲朋好友放在心上,关心他人比关心她自己更多。
要不是女儿的出生,让我重新跟母亲有长时间相处的机会,我也不会觉察到母亲关心他人的意义;要不是女儿的出生,让我决定改变自己,我的双眼也许还是紧闭着,只能看到自己的世界。
现在的我,乐于奉献自己的时间,为社区做贡献;现在的我,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会义不容辞的伸出援手。
是孩子让我重生。
做事情更坚持
以前的我,总有畏难情绪,做事情浅尝辄止,以至于我看到书房里爷爷送的“持之以恒”毛笔字卷轴就深感羞愧。
而在女儿出生前几个月,刚入职场一年多的我,经历了一次裁员风波,自己“不幸”被波及。但是,这个“不幸”之所以是打引号的,就是因为我从这次的经历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并坚持至今的职业。
由于女儿即将出生,迫于经济方面的压力,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回顾了大学时最感兴趣的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方面知识,并下决心在这个领域寻找下一份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出一个月我就找到了下家,而且至今还在这个大数据这个领域深耕。
另一个例子,我带着女儿和儿子每晚洗澡睡觉前,固定时间和房间做俯卧撑,从一天20个,每天增加一个,做到了现在的一天95个,中间基本没有断过。当然,他们只是在我背上趴着玩儿,不是真的做,但这样的亲子互动形成了一种仪式,有让我更有动力去坚持。
是孩子让我重生。
//·03·//
其实,有了孩子以后,我还改掉了许多顽固的小毛病,就不再一一列举(其实是不想爆太多料:p)。只要我们细心看护他们成长,孩子这面镜子就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自己。
我希望在他们那儿看到的自己,是不断进步,重生的自己。
墨尔本·秋
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