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自控力 如何成为别人眼中最牛的优等生
优等生除了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清晰的学习目标之外,还应具备五大核心能力和品质,责任心,自律性,专注力,批判性思维和阅读力。
第一节 如何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一个人只有学会生活,为自己负责,才能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包括业余学习,作息时间和言行举止。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点,扩大孩子“应该做”的清单并感受做完后的成就感。
1. 学龄前用快乐,体验滋养责任心,饲养小动物,小植物或管理,一小块空间,让孩子看到由责任心带来的可量化的改变。
上学后家长变懒,孩子才会变勤快,父母太勤快,包揽了所有的大小事,导致连吃饭,起床,上学写作业,逼着孩子做,他们会认为与自己无关,就会导致孩子失去做事的能力。
需要帮忙时,必须说服我,第一,为什么需要我帮忙,第二,需要我为他们做什么,第三,他们自己能够做什么,让他们知道,责任是相互的,解释他们的需求的同时,应该自己负起责任。
采用责任阶梯法,提升孩子内心的责任感,从零到一,一再到十。
犯错有很多原因,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都与父母脱不了干系,改变你的思维模式,只有在家里建立每一个人应负的责任。
第二节,自律养成法
自律大于智商,孩子成长的关键竞争
孩子小时候,父母先和风细雨的教养风格来设定规矩来做事,逐渐过渡到自律。即立规矩:
1. 和孩子交朋友,她才能够愿意听你说话。
2. 营造正确的环境,孩子做作业时,所处的环境不该出现让他分心的人,事,物,自己首先做到言传身教。
3. 规矩必须随着孩子的成长来调整。
预设好规矩的底线,只要在底线之类的是可以视情况,由孩子自己掌握。
孩子很多时候知道自己出错了,但是碍于面子,不愿承认,为孩子让步,不等于失去规矩的底线,事后必须和孩子重温,问题出在哪里而非直接冲突。
不关注情感的规矩,很难执行下去,当孩子突然不守规矩,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保持对规矩的忠诚,教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并且和孩子一起面对。
第三节专注力的养成
一年级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孩子,未来的学业和成绩将不尽如人意。
培养专注力的三要素:
1. 受兴趣影响,孩子的好奇心。
2. 掌控感和内驱力,平时拥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命令。
3. 从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手工。
4. 对学习内容的适应度,学习的内容,超出认知范围,可以在学习前,预留一些辅导时间来预习,一般预留时间是平均年龄数加上5分钟如7岁的孩子需要12分钟的预习时间。
5. 找到孩子擅长互相的学习模式,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
改善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远离电子产品,控制高糖量的食物或饮。留出足够的运动时间,并把体育锻炼和做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要随便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允许孩子自己安排分心的休息时间。做一些专注力的训练,如画图,手工象棋,乐器,竞技以及家务。
把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尽可能地固定下来,尤其保证睡眠时间。
第四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所在。
用独立的态度看待知识和信息,在实践中寻求线索和纠正答案,而非人云亦云,或采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去评估信息的真假。
父母不要急于指出孩子的对错,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推理,找出错误,纠正错误,自我成长的能力。
多做提问思考提问的练习,如,我知道的,我想知道的和我学到的,以及更高难度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偏差?
父母尽量少唠叨。
改变孩子被动学习的状况:
1. 孩子的意见与我们不同时,别着急否定,孩子自己面对,才能给予他自己学习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
2. 意见不同时,让他说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
鼓励孩子用连贯的思维,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大声地表述出来,如,你觉得这样对吗,不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
父母做到不人云亦云,在孩子面前杜绝八卦。如,有一些关于这个同学的传言,妈妈虽然不了解情况,但出于关心,我还是希望你去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父母不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
少说道理,建立亲子聊天机制,多讨论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能帮助孩子养成识别能力。
第五节阅读力
在九岁前养成独立阅读的孩子,在九岁后能够通过阅读来自主开展学习。培养阅读兴趣必须抢在电子用品的前面。
让书充满家里的角落。抓住生活中的机遇,启蒙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孩子体会到通过阅读获得的幸福感。
用系列套书,诱惑孩子读下去。
阅读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
培养阅读的三大技巧:
1. 零难度阅读,让他们成为阅读者而自豪,不逼迫他们读超出能力范围的书,不强求他们读不喜欢的书。
2. 阅读前先预习,提升阅读的兴趣,阅读中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细节描述,或鼓励孩子做总结,讲讲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设计一个套餐书单,包括孩子感兴趣的和必读书籍。
允许孩子读各类闲书,因为快乐而读书。
一个不会自主阅读的孩子,就不会自主学习,而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很难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