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开始记录……
我先回忆小学,因为我那个时候,在农村根本没有幼儿园,也就是我6岁就去学堂,和1年级的小朋友一起上课,也叫学前班,反正看1年级读课文,我也跟着读,但是我经常逃学,哭着不肯去,宁可在家里带妹妹。后来妈妈就没让我去了,就在家里带妹妹。
第二年,我7岁了,妈妈看见同龄人都去上学了,拉着我也去学堂,开始了正儿八经的1年级读书。这次好了,我不哭了,而且很喜欢读书,特别喜欢写字✍️,就是一支铅笔,和一本小本子,没有橡皮。后来去村里小店买了一块,就是那种很硬的,本子又薄,一擦就破,一个洞,我很舍不得擦,当时就在想,到底是本子不好,还是橡皮不好,而且那种橡皮一擦就很黑。
二年级和三年级是一个教室上课的,老师上完二年级的,再上三年级,或者轮换,这个老师姓郑,应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吧,虽然是个乡村代课老师,但是我特喜欢她,我的第一篇作文,也是她带着写的,至今印象深刻。记不得是二年的课还是三年级的课,因为都是她上的,语文数学都是她一个人上。那天,我带着我们在楼下一颗杨柳树下,说你看这树真高,高得我抬起头,头上的帽子都掉下来了……我第一次知道用这种手法去形容树的高。到冬天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火桶,有手提的,只能烤手,我是一个桶,可以坐上面,这样屁股,脚都不冷了,全身暖和。因为我有爷爷,每天早上帮我把火桶提到学堂,下午放学再来接。火桶一到下午最后一节课了,就剩一个火炭,这时候也不冷了,但是肚子饿了,而且最后一节课是搞卫生,所有的人把火桶都搬到楼下,老师在夕阳下打毛衣,同学们跳绳的,追赶的,肚子饿的几个,就着几个火星子,大家用嘴吹吹,互相帮忙,拿出家里偷来的年糕片,放着火星子上烤一会,一会就好,就可以吃了,别提有多香。吃完嘴上脸上全是黑黑的。放学了,提着火桶回家,有一次,爷爷没来接我,还下大雪,我一个人拖着火桶到家,里面的锅和外面的木框都分家了,虽然只有500米,可我走得太艰难了,一遍一遍呼唤爷爷,可就是没人来接我。终于到家了,我狠狠地哭了一顿……大人们也没有解释,反正哭完就好了,爷爷估计忙忘了,他不会不管我的,我最爱的爷爷。
四年级开始,我们去外面的村里上学了,同村的孩子里,大都开始学习骑车。爸爸也给我买了自行车,也终于学会了,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我们新的学校也没有名字,在这里上了一年学,离家3公里,我住校了。其他同学睡在木地板上,我由于有个大伯在教书,就住在他的宿舍,睡了床。还找了同村要好的同学一起睡。一年很短,我就记得最清楚的是,校门口有个卖冰棍的奶奶,是一个老师的妈妈,她每天都有一个木箱放在门口,就是那种橙色的冰棍,5分钱一根,我都舍不得买。偶尔几天才买一根解解馋。特懂事!
五年级和六年级又去了外面一个村子读书,这个学校有个名字“大源完小”,也是住校的,每周三回家拿一次菜,因为我们吃的菜,都是自己家里带的,饭可以在食堂蒸。有一次学校停水,我们几个就去河里淘米,大家一个一个比谁在最高处洗,就怕接了谁的淘米水,哈哈哈……冬天,骑车去上学,没有手套,后来妈妈给我用毛线织了一双,但是那个手套根本不保暖,反正每次都是两只手先冷,再冻僵了,还好自行车的把手能控制住。到学校马上去蒸饭,但是往往手冻僵了,吕饭盒打不开,或者用力过猛,盖子打开米全部在地上了。这时候同村的伙伴就每人抓一把给我,大家都一样的。碰上谁的菜馊了,也是互相吃的。5、6年级,也就两年,时间过得很快,虽然很苦,但是我的成绩还是好的。属于第一第二的那种,语文老师特喜欢我。以至于我后来初中经常想起她,也是一个温暖,美丽的姑娘!不知道她现在哪里?过得好不好……她很会唱歌,是严州师范毕业的,把自己的毕业录给我们看,教会我们同学之间互相留言。她还有个男朋友,好像是医院的,还教我们唱了一首歌,好像是《故乡》,那时候很流行!
好像小学就这样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