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微信读书看到这本书《终身写作:让人生有更多可能》,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陆林叶饱含的写作热情,因写作的成功洋溢出的信心,把爱好与工作合二为一并取得成功的幸福感,仅是感受到这些,还不要喝下这碗浓浓的鸡汤,就已觉收获颇多。
过去几年,互联网风行通过微信号或者平台写作变现,不少人带着能快速变现的梦想一头扎入写作的大军,结果回头来发现那些变现目标明确的人没有达成理想,反而是更多专注于写作这件事和深耕写作内容的人走得更远,享受到了写作的复利效应,真正实现了写作变现,甚至把写作发展成为了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正如本书作者陆林叶。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篇文章《未来,是一个好人赚钱的时代》,讲到野蛮生长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的事情即便发生,也往往是昙花一现,未来的世界将走入精耕细作的时代,行业细分,每个赛道都会涌进来很多竞争者,我们需要工匠精神,需要耐心、匠心、热心。去找准一个合适的位置,找到一条合适的赛道,辛勤耕耘,扎实创造,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耐心、匠心、热心的持久都需要我们对所从事的事业抱有热情,我们会自发的去积累和深耕,是源源不断的自驱力的引领。
我们会对所从事的事情保有热情和自驱力,首先是这件事情能让我们受益,受益面越多,热情越大。陆林叶在书中分析了坚持写作的诸多好处。众所周知,写是对输入和思考的梳理,通过写作可以增强我们对于输入的积累,激发我们对于观点的思考,写的过程也是不断对大脑进行整理的过程。作为职场人士,写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写作也在不断推动我们表达能力的提升,因为内在的丰盈带来了更多自信表达的勇气。
如果写作还可以顺便带来复利,实现变现,那将为我们带来现实的收益。现在有很多的平台如公众号、微博、知乎、头条可以帮助文字自媒体者实现变现。光头条就有不下于九种方式:头条青云计划奖、广告收益、付费专栏、付费圈子、内容电商、悟空问答、用户赞赏征文活动等。
当然,长期写作并不会总是一个鸟语花香、如沐春风的过程。这件事如果受到过多的阻碍与打击,且自身没有足够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迎难而上的恒心,也是非常容易放弃的。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定位太功利化,没有在短期得到相应的结果可能也会成为放弃的助因。
前段时间送女儿学习英语启蒙,初接触比较容易的部分,女儿都可以很好的完成,可惜摊上我这么个懒妈妈,平时比较少对她做听力的熏陶,女儿渐渐发现每次上课时,只有自己表现最差的时候,就极大的打击了她的自信心。
当然,成年人坚持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心理过程复杂得多,挑战更多。我们可以轻松想到那些情况:如果投入写作总是没有提高,如果写作的过程总是这么痛苦,如果总是找不到窍门,或者本来对文字就不够敏感,那么大概率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
其实还可以作一些更深的探讨,它触及到关于写作的内驱力的问题。有些人与写作的关系,就像生命与价值感的关系,甚至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他们需要通过构筑一篇一篇、一本一本的成果来实现价值,甚至在写作中享乐,感受到唯写作才能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这极有可能会导向人生的事业成功,至少是在写作上,如写出《变形记》《城堡》的卡夫卡。
再浅一些,写作或者说写日记还是心理学上一种很普遍的疗法,是内在的需要,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内在更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以直接或者隐喻的方式进行抒发,仿佛给内心进行了一场温柔的疗愈Spa,是心灵的放松修行。
写作也像在与自己进行灵魂的对话,通过文字抚慰内心的孤独,起码在写作的那一段时间里免于孤独。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内心全然或者部分打开,卸下重重的心理防备,用写来释放压抑,让心回归平衡。
鸡汤已经喝下,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想要跟随作者一起,用时间和积累来见证改变。立个Flag:每周稳定输出至少两篇文章,一篇随笔,一篇读书笔记。希望不要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