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陷阱:改变自己,意味着一种背叛?

每个人在不同的事情面前都会展现出不同的自己。——威廉·詹姆斯

内向者常常认为,改变自己的性格去迎合环境的变化,意味着对自己真实的一种背叛。


在艾米里亚·伊贝拉所著的《能力陷阱》中提到了2类人:

坚持真实者

坚持真实者认为,外形,演讲风格,行事风格这些改变都会对心底的真实和核心价值观产生威胁,

一旦改变,就意味着不真实和虚伪.根据环境而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一种媚俗的行为,有损自己的”风骨”。

随机应变者

马克·斯奈德研究了“随机应变者”,他们通常灵活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及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会受到“感到自己很虚伪”这种想法的煎熬。

他们还具有核心自我价值观,不会认为自己的某些转变会对信仰造成影响。

奥巴马在自传里就将自己称为“shape-shifter”(变色龙),他会根据观众群体的不同,变换口音,而这种灵活度便是他成为受人爱戴的总统的原因。

坚持真实者,通常是基于过去的自己来定义自己的真实,因此他们认为改变就意味着不真实。

这其实就是伊贝拉在《能力陷阱》中提到的真实陷阱:

——人们不愿改变自己的“真实”,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和发展。


真实的自我是永远不变的吗?

当你聚焦于过去的自己,真实的标准永远不会改变;但基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面定义真实的自我,这才是相对较为客观的真实自我。

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研究了大量故事案例,他认为自我便是不断进化迭代的故事版本,身份则是来源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在化且不断进化的故事:

你要相信自己的故事,并将其内在化,但是它会一直根据你的需求而发生变化。

当你的目标改变,你的故事也应该随之改变。

Tim Ferriss说:“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成功通常是以此人愿意进行的不愉快谈话的数量来衡量的。”

成功与否我们暂且不谈,这句话主要传达的还是这样一个信息:突破自己性格的限制,跳脱出舒适圈去寻找新的可能。

因为很多人所谓的坚持自我,只是固步自封,长久下去,只能在孤芳自赏中一败涂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