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每年一信
在我的女儿莉莉出生后不久,我和其他人(与我一起从事这项特殊计划的人)一起着手实施爱的计划。
每一年,莉莉生日的那天,我都会写一封信给我的女儿。我写出那一年发生在她身上的小故事、艰辛与欢乐、我人生中或她人生中的重要问题、世界大事、我对未来的展望、各种杂感等等。加上一些照片、礼物、报告卡等,以及可能会随时光久远而不见的、各种形式的纪念品。
我在书桌的抽屉里留下了一个纸夹,我把将写在下一年信中的东西都放进去。每个礼拜,我都把这礼拜发生的事做简单的笔记,以便写每年一信时可以记忆。她生日快到时,我取出纸夹,发现它充满了各种点子、想法、诗篇、卡片、宝藏、故事、事件和各式各样的记忆。如今我已忘了其中大部分,我热切地将它们转化成每年一信。
当信写好了,把所有的宝贝放进信封时,我就把信封起来。它就变成了这一年的每年一信。信封上,我总是写着:“莉莉的爸爸在她第N次生日时给她的每年一信——她21岁时可以打开。”它是她生活中每一年不同的爱的时光胶囊,它是上一代给下一代的爱的礼物,它是她生命中永远的记录,记载着她的真实生活。 我们的另一项计划是,我会把封起来的信封给她看,告诉她21岁才能打开来读。然后我会带她到银行,打开保险箱,把它放在渐渐增多的文件上头。她有时会把它们都拿出来,看看它们,摸摸它们,有时会问我里头写些什么,而我总是拒绝透露。 这些年来,莉莉给我一些她特别的童年宝藏,那些她太大而不能玩但又舍不得丢的东西。她要求我把它们放在周年信中,这样她就可以永远保留它们。 写周年信的惯例现在已变成我做父亲的神圣责任之一。而且莉莉渐渐长大了,我可以感觉到,周年信已成为她成长历程中特殊的组成部分。 有一天,我们和朋友一起思考将来要做什么。我不记得我确实说了什么,大概意思是:我开玩笑地告诉莉莉在她61岁生日那天,她会跟她的孩子一起玩,又说她31岁生日那天会送她的孩子去练习曲棍球。遵循这个趣味游戏的模式,我的幻想受到莉莉乐在其中的样子的鼓舞,又继续说下去:“在你21岁生日时,你会从大学毕业。”
“不,”她打断我,“我会忙于读您的信!”
我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能够愉快地活到能享受打开时光胶囊的美妙时光,堆积如山的爱会从过去滚滚而来,回到我已成年的女儿的生活中。 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爱是无言的,它只需埋藏在心中而无须表达。但是,尝试一下将你浓浓的父母爱说出来、写出来,然后悄悄观察一下孩子的变化,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精彩的书,是父母自己念给孩子听的书;最大的学问,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的爱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如何把这一力量发挥到极致是一门大学问,学号这一学问正是父母培养孩子时的首要任务。
做终身学习型父母,做孩子的有力支撑。
爱孩子不是简简单单的提供条件,也不是自以为是的指导与说教。而是做给孩子看,带着孩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