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甚至再早点初三结束后,基本很少愿意花时间去看完一本书。第一是自身原因懒,不愿意坚持这个习惯,即使知道自己存在这方面的天赋,也依旧愿意嚼着垃圾食品,看电视剧或娱乐新闻;第二是客观原因,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上大学后,刚刚结束的升学压力,像极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各种知识都想学习,天生的急性子,学什么事情都是囫囵吞枣。记得那是2012年,微博刚兴起。
2012年,刚上大学,我注册了人生的第一个微博,也第一次玩上了社交网络,记得当时有一句上微博上很流行:qq的东西是写给朋友看的,朋友圈的话是留给家人看的,而微博则是树洞,是唠叨给自己的。
微博信息片段化:小的心灵鸡汤,短的趣味恶搞视频,人物明星的猎奇,广告营销,新浪微博的推送,它们像一个吵杂的闹市场,吸引着你的眼球和大脑,控制着你的鼠标和键盘,让亿万的网名跟着逛欢,刷存在感。你的行为如机器一般,点开,关闭,再点开,再关闭。
大学图书馆曾流传一句话:你带着一本书去图书馆,早上吃完早餐,拿出手机,点开微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你却浑然不觉,彼时,打开书本,才发现中午下课的铃响了,然后你又拿着书本去吃饭,下午来到图书馆,然后拿出手机,点开微博,最后这样一天下来,你什么都没做,原来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喔。
有人曾经评价微博用户的社交活跃度:微博将会有下滑的趋势。我倒不这么认为,90微博用户可能因为步入社会,因工作而减少使用量,但谁能估计00后的力量呢?只是新的微博大号做起来,事必会越来越难,因为在面对虚拟网络的社交时,我们大部分人已经把自己变得越来越浅薄,因此微博大号会越来越难把握用户的G点,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以前看吐糟搞笑来博得关注,那么以后靠吐糟类获取关注,会越来越来难,比如papi酱。
当然,肯定会有人反驳:我做干货分享呢?对,这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都逃脱不了人性的急于求成的心理。
慢慢来,跑的快,但是几个人能慢慢来。
管住嘴,迈开腿,减肥很简单吧!大部分人能做到吗?即使大部分能做到,会有减肥市场?
控制饮食,作息规律,皮肤会慢慢变好喔,但又有几个人能坚持自律,不熬夜呢!大部分人宁愿买高档护肤品,再不行,整容。
离职之后,一直都在反思自己,为什么现在会感到迷茫?为什么不知道未来如何打算?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合适什么?为什么在面对职场机遇时,我总是不明白自己最终想干什么而失去宝贵的机会。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之所以会如此,全是因为这些年来,疏于阅读管理,沉溺微博的片段化信息,急于求成,又懒于深度阅读,不屑于思考,才导致自己再面对选择时,需要依靠前辈的经验,知乎大咖的结论,做出适合自己判断的原因,而并非自己的系统判断。
这就是我选择重新开始写文章的原因。
写文章是和自我的一场深度对话,想学什么,想如何去学,通过和自己对话,和大牛交流,你会这写下完整的知识脉络和学习系统。
写文章能让自己学会思考,而不是盲从,人云亦云,不会表达,逻辑混乱,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多写多练。
写文章能总结自己,又能分享故事,何以不为?
end
文案小白,写作学习者,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