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单位说,缺个做微博的编辑。
于是,在纸媒越来越不景气的那个当下,我从负责报纸的部门来到现在的工作位置。
继而每天为了140个字堆砌的内容而努力。
也大概是从那时起,自己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琐碎了。
工作时间里每隔一个小时,我就习惯性地敲开网页,翻看一群人在网络上的自言自语。
他们扮演着可能和各自社会角色截然不同的模样。或是似个公知,对着所有看不惯的东西嗤之以鼻;或是似个怨妇,对着所有得不到的东西哀叹不已;或是似个瘾君子,对着所有虚幻的东西纸醉金迷、无法自拔。
我很少真正地走入他们,从传播学上来看,自己确不是个称职的新媒人。毕竟百无聊赖的人,懒得去互动,去建设所谓的粉丝圈。
久而久之,那个被我负责的微博平台,亦是演化成了传统媒体的模样。每日定点定刻地对外发布资讯,任由下方的看客,各自评论。
若偶尔有些文字入了大家的法眼,便偷笑着截个屏存个图,待到年底,缓缓地写在工作小结上,提及一笔。
大概过了半年,我开始越来越少地关注平媒了,因为开始习惯140个字的界限,受不了那动辄上千的长文。南方报系不看了,订阅的平媒同样多是就翻个图片样子,瞧个弹眼落睛的标题。
新部门的领导是武大毕业的,网编出身,欢喜八卦,为此骨子里的傲骨,让她有资本看不起一切混日子的日常。
她也不止一次说,平媒的没落是时代变迁后的必然,因为传播技术推动着信息流动的革命。她从看天涯、晋江转向了视频网络。
虽是140字,但一天十多条同主题的更新量,还是在起初给我营造出不少的心有余悸。自是起初的毫无方向,好在工作平台的前任,起得步早,算是留下了很多还可供挥霍的财富。
1年后,我习惯了节奏,学会了偷懒。只是买来kindle用完一整次电后,就再也没充过。上次买来读起的书还是张嘉佳情感故事集。
领导的要求并没有随着微信的普及使用,而有任何的下降。工作第二年的开始,自己为了“30岁前结婚”的信念,谈了场没有以后的恋爱。
婚后,我停买了《看天下》杂志。只在偶尔和媳妇吵架的当下,跑到豆瓣上看看单身豆友们的无病呻吟。
现今每天的工作期间,自己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开搜狗微信的搜索,找上一遍主题和自己平台相似的媒体号。看看能从他们身上可以抄袭些,顺便在文末打上“VIA”三个字。可好像,久而久之,那些该运营好好的账号,逐渐了无生气了。从每天更新几条,到每天更新一条,再到最后一周更新一条,直至最后的停更。
是的,在我们每天的身旁,所有人都在翻看平板、手机。只是看方块字的越来越少,看图片的越来越多,看视频的越来越多,还有打游戏的越来越多。
今天无聊时,翻看了几个畅销作家的微博,发现基本也都多了副业,为着他们的转型而奋斗。
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写着写着的方块字,写不来了。
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人类的传播学又到新一层的高度。
哦!对了,不八了吧!毕竟,又到时间要更新微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