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在日本亚马逊畅销榜排名第一的作品,翻译过来的名字是《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说实话我对这个名字不是很喜欢,不论怎么去解释佛系这个词的特殊意义,都有一点曲解的味道。于是我查了书的原名的意思,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词是“反応”,意思是有反应,心理学上指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运动,书名的意思就是避免这种反应的练习。读完之后,我觉得这才是这本书的核心,以下是我个人为了避免读完就忘,所整理认为书中的逻辑,当然肯定也不免会有主观判断之嫌。
第一章:理解烦恼
我们要正视烦恼的存在,理解烦恼。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产生烦恼的根源在于心灵的反应。所以解决烦恼的方式是避免不必要的心灵反应,而不断做出反应的心灵能量来自于索求之心,不断索求、总是感到饥渴、无法满足的心。索求之心可以分化为7种欲望,其中对于现在的我们,最切实的主题是承认欲,即希望得到认可的欲望,这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欲望。我们要避免心灵的反应,首先要做到正确的理解,清楚烦恼产生的根由,审视内心的状态,方法有以下三点:把自己现在的内心状态用语言描述出来;意识到身体上的感觉,闭着眼睛感受;在头脑中对自己的状态进行分类,对于烦恼的人来说,主要是贪欲、愤怒、妄想。
消除妄想的关键在于意识到自己正在妄想,做出区分,并将意识集中于心灵外部的身体的感觉。人们无法摆脱烦恼的原因在于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此时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是属于哪一种,以单纯的心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做到正确的理解万物,从而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第二章:不随意判断好坏
人们的烦恼之一在于过度判断的心,判断这事有没有意义,自己够不够优秀之类的,属实没必要,我们要停止妄加判断。我们之所以总想要做出判断是因为:一、进行判断本身是令人高兴的,觉得自己得出结论会感到安心,觉得自己懂了;二、通过判断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觉得自己没错。但是执着于判断有时候会让自己和他人备受折磨,广义上的判断包含了很多,包括希望自己和他人一定要过上某种生活做某件事。但其实这样只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想法,也不过是一种妄想,只会带来痛苦,应当活在当下。
我们不应随便判断他人和自己,因为我们永远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以不论怎么想其实都只是在自己的头脑进行的思考,坚持自己的看法绝对正确是一种狭隘的自我满足。从“无意间做了判断”中解脱的方法是: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做了判断,其次要坚守自我,和他人的判断分割开,最后要学会坦诚,仔细倾听他人的话语、体谅他人、和他人推心置腹的沟通。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否定自己,相反,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自己,面对失败时则更加重要。一旦否定自我,承认欲得不到满足,可能就会产生愤怒、逃避等消极情绪。说到底,自我否定其实也是一种判断,要停止这样下意识的消极判断,方法是:去外面走走,让意识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了解世界的广袤,其实对你持否定态度的人并没有你想象那么多;相信自己,停止自我否定的判断,人生无法避免错误和失败,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当下能做些什么。书中重新思考了“自信”一词,我们根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绝对的自信是不现实的,或许也是一种妄想,建议我们脚踏实地思考眼前这一刻自己能做什么,并通过不断的尝试提升自我能力,积累经验。
第三章:负面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书中认为,和情绪有关的烦恼其实可以分为两类:和情绪有关、和交往有关。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对于前者,解决的关键在于“不反应”,不迷失自己的心,对他人的反应听之任之。退一步来说,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分成两半,一半朝外用于和人交往,不用做成任何反应(消极反应),只需要理解对方所说的话;一半朝内观察自己的反应,注视着自己动摇的心,并努力停止心灵的反应。对于后者,在与人相处时,我们要避免判断对方;不沉溺与过往;把对方当作初次见面的人;最后相互理解。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快乐,在开心的时候用心的去体会这一刻的感受,那么这种快乐就能更加持久和鲜明的留在你的身体里。
第四章: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们在意别人看法的本质其实还是在于承认欲,解脱的方法在于清楚的意识到这一切只不过是自己的妄想。妄想是没有止境的,要放下这种无法确认的东西,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此外,我们要停止和他人进行比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当一个人能够自己肯定自己,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时,这种和外界进行的比较也就不再有必要了。当我们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应该寻找内在的动机并加以努力,重视注意力的集中和充实感等内心的快乐,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第五章:以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竞争的雏形来源于想要满足同样欲望的人们,竞争的心态是由“满足获取物质的原始欲望”和“无法满足于以获取物质的贪欲”两部分组成。然而首先要明确的是,胜利并非甜如蜜,而且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面对竞争,大多数人会认为要么是以取胜为目标而参加,要么就避免竞争,另辟蹊径。书中给出了第三种选择,以正确的动机来面对竞争,那什么是正确的动机?佛教将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分为四种:慈、悲、喜、舍,具体我就不展开说了,佛教将这四种用心看做最根本的人生动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第六章:抵达“圆满人生”的思考法
人心原本就是彷徨犹豫、无法得到满足的,不断的做出心灵的反应。要想找回正确的心态,要拥有安放心灵的避风港,静下心来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去强化自己的内心,所谓正确的生活方式是指:避免多余的反应,正确而客观的理解事物;净化有害反应,保持内心澄澈;怀有慈悲喜舍的用心,祈祷他人能够获得幸福。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才能帮助我们跨越痛苦,寄希望于外界是不可能的。佛陀也曾怀疑过人生的意义,比较消极悲观,但是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只剩悲观的现实之中开始找寻新的生活方式,超越最终的失去,追求远离人生苦恼的生活方式。
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痛苦的他,鼓励我们找到心灵的避风港,走上人生的正道。观察自己的反应,意识到自己的反应,避免多余的反应,做到这几步就能消除诸多烦恼,远离人生中的痛苦。此外,不要怨恨已经过去的事,不要抱怨他人,不要想象未来的事,也不要自责。
“每个人的内心,都应当是不被外界所支配的幸福的圣域。而更重要的则是我们面对问题时的思考方法,做好这个人生课题,我们就能迎来真正圆满的人生。”
最后我想以同样曾受过佛陀思想影响的作家赫尔曼黑塞,在《悉达多》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