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有个红花湖,湖上有个桃梅园,而我更喜欢随着大家叫它的俗名:桃花岛。
几乎每回休息,都必去红花湖,去红花湖必到桃花岛。到了那里,只管走一走,随便找个地方坐一坐,并不干什么,对着湖山漫天胡想,或凝目发呆。如此浪费浪费时光,却有一种心满意足。心想,鲜衣怒马亦不过如此吧。一进入山水间,将城市抛却脑后,就觉得远离了世俗红尘,人就感到真正的放松。正可以套用一句话来形容,不去桃花岛,不算休息。
我在这里想要写的,是休息的这一天尾声的一小段时光。其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也就是我准备离开桃花岛,返回之前,听越剧红楼梦“黛玉焚稿”的一点感受。
时间已过了晚上八点钟,夜虫浅唱变得清晰起来,一声声地似在催我离开。我准备起身时,手机翻到前两天收藏的一小段视频,是越剧名家王文娟演绎的“黛玉焚稿”,还没有去听,才几分钟,不妨借此清夜来听一听。
我将身子斜躺在台阶上,用一瓶旷泉水枕着颈脖,仰叉着腿,天地由此变幻了一个角度,也跟着倾了斜。仿佛自身变大,与天地更近了。随着打开,弦律出来,再也听不到周遭的响静。人跟着进入红楼门内,进入到那样的一个故事中去。
当唱道,“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字字声腔,如诉如泣,我才感到什么叫“山河失色,天地恸哭”,那悲伤的凄调,只在湖山天地的空间飘飘悠悠。那一刻,我感到是在为林黛玉哭泣,和唱者一同在祭悼她。
焚稿,是林黛玉最后的依恋,也是最后的诀别。烧了它,等于烧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林黛玉当时的心情,沉重悲伤无比,似乎传染给了我。
“一生心血结成字…”,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不是有某种感同身受呢。把一腔热血满腹心事,寄托其中,化成文字。把爱恨情仇,把青春笑骂,都收入浓缩在文字里。好比作家的手稿,或已出版的书籍,假若一旦毁灭,是怎样的心情?而且,毁灭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是决绝的自己。一个人在生死间踉跄,脚步在阴阳界徘徊,一边是深深眷恋的红尘,一边是无所依晓的阴司九泉。一个人的绝望,哀莫大于心死啊!
一架飞机在头顶上空飞过,轰隆隆…,如闷雷滚滚,更添了一种肃穆的沉重。
大概是出于本能,为了调节情绪,又想到另一曲喜庆的红楼越剧,即“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看的也是王文娟版。
词道:
贾宝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林黛玉: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贾宝玉:娴静犹如花照水,
行动好比风拂柳。
林黛玉: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
贾宝玉:眼前分明外来客,
心底却似旧时友。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说的是宝黛初见。从唱词可以想见并想象到,宝黛初见之时,彼此的印象非常好,爱慕即生。一见钟情也不能够说明俩人那样的情感和心心相通。可谓天生一对。
在读《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宝玉梦入阴司泉路要寻姑苏林黛玉,那人说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那时对这一句不解。今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句来看,似乎就懂了。原来林妹妹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不是凡人不是鬼,是神仙啊。
从初见到焚稿,对比情况发生了逆天改变。
一前一后,让人想到人之初见。由好感到恋爱,结婚,可终经不过现实的考验,矛盾缺点人心人性都跟着出来,爱淡了,没了,导致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宝黛的爱情故事,除此之外,也反映出婚姻的现实性,功利性。
想想两个人有缘相识,走到一起,可谓是百年千年的修渡,幸福来之不易,不可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