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我在悦读】6377-萨摩
6月第8次打卡
书名:《西尔斯育儿经》
作者: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
篇目:关于“暂停”
摘录:
1.在孩子18个月大以前你需要采用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办法来停止孩子的行为。例如,婴儿向着落地灯爬过去,你在中途阻止了这个好奇的探险家,把他带到了房间的另一边,然后坐下来。党在婴儿和落地灯的中间,几次重复之后,婴儿就会体会到问题的核心。某些行为会。立刻就被终止,因此尝试这些行为是徒劳无益的。随着婴儿的长大,对婴儿采用分散注意力的办法渐渐就演变成了对学步期的孩子叫暂停。
复述和关联:
西尔斯说到了他们如何使用下场暂停(time-out)的,但对于这种方式,即使西尔斯强调了这种“坐板凳反思”的方式不是一种惩罚,我仍旧不赞同这种观点。我的观点更倾向于“正面管教”上场时间(time-in)的方式。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行为不当时,反而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这句话为我今天的文章内容奠定了基调。这种“上场时间”作为一种方法和理念,适用于孩子大发脾气时,父母和孩子权力争斗时,孩子举止冲动、不愿合作时等等让父母头疼的时刻。
那如何做到利用“上场时间”重新引导孩子的行为呢,有六大方式。
1.不要对“问题行为”大惊小怪。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成人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愤怒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当它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或让人感到不受尊重时。
然而,当成人对孩子的消极行为做出更多的消极和愤怒的反应时,通常会加剧这一情况,导致权力斗争,并会让成人总去想着如何惩罚孩子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因而,有人建议,父母可以试着“在真正能保持乐观积极之前,先假装如此”的方式,更积极和有建设性地对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即使我们在内心已然崩溃和咆哮了千百遍!)。
我经常发现,在我处理情绪崩溃的边缘时,深呼吸三次很有帮助,有时我甚至需要让自己暂停(timeout)几分钟平缓一下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还可以试试慢慢地数到十,听听音乐,乃至和其他深谙其道的宝妈吐吐槽等。
当然,上述的方法的实践,代表着成人可以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有一个较长的反应期。然而,还有很多时候需要成人能立即做出反应的。比如,孩子若果已经使用了暴力行为或是极具破坏性时,成人肯定是需要当机立断,立即出面制止的。
2.让自己和孩子换一个场景和地点。
无论成人是选择一把抱起孩子,还是让孩子跟我们一起走,换一个场景和地点总是一个好的开始。无论最终你们是选择了沙发,还是孩子的卧室,甚至厨房桌子旁,这个地点都让你们彼此找到了一个可以坐在一起,并让协同作战和互利共赢成为可能的地方。
3.寻找深层尚未满足的需要或感受。
假设现在我们已然来到了一个新的、舒适安全的讨论地点。在开始情感连接和沟通之前,成人需要思考一下,孩子如此行事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通常而言,有“问题行为”的孩子要么是由需要尚未满足,要么是在表达他们强烈的焦虑情绪。
由此出发,寻找行为的背后隐藏原因常常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开端,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回溯到如何帮孩子们达成需求的满足,或是如何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负面的情绪。
4.认可幼儿的情绪和需要。
先认可幼儿情绪,再解决问题是“上场时间”方法的总原则。原因在于,如果孩子情绪激动或失控时,他们是无法听取你的意见,或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而成人的认可和倾听,可以帮助孩子达到情感和理智的再次平衡,让大脑真正释放理性的光辉。
如何认可幼儿的情绪呢?成人只需要简单地说一句:“你看起来真的很生气……”或者“你现在看起来很沮丧。”如果孩子的语言发育较为成熟,成人甚至可以直接问一句“你能告诉我问题究竟是什么吗?”从而引发孩子的讲述。
成人倾听的关键在于,积极地听取,而不要否认或是美化这些情绪。随着成人对孩子情绪的认可,甚至加上孩子的陈述和你的聆听,孩子的负面情绪会慢慢开始消散。眼泪是情绪释放的好兆头。而一个适时的拥抱也总是非常有帮助。
如果孩子还需要一些时间冷静,现在可能是成人陪伴孩子一起游戏的绝佳时期。相互的打闹,或者画出让孩子感到不安的事物,或者只是单纯地玩乐高等等,都是一些好的点子。
关键在于,成人通过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帮助孩子冷静下来,进入到一个积极的状态,然后再来教他们还有哪些可替代的积极的行为和方式。
5.讨论刚才的行为哪里有问题。
在你和孩子都明显平静下来之后,就可以重温并讨论一下孩子的行为了。你可以首先邀请孩子谈谈发生了什么。例如:“我觉得你现在感觉好多了。你现在想来聊一聊吗?“
聊聊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哪些问题。反思一下这些行为打破了哪些规矩。例如:“问题在于,即使你感到不安或生气,打他人或说伤人的话也是不好的。”
“问题是,所有的布朗尼蛋糕现在都没了,家里其他人也没有的吃了。”
重点放在改善上——下一次孩子可以如何改善。要加强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
例如:“下次你生气的时候,除了大人你还能怎么做?”或者“你会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如果孩子没有想法,成人可以提供一些点子。
讨论影响之下的其他人的感受(包括成人自己),帮助幼儿树立同理心。
6.讨论决议和协调。
父母应当与孩子讨论如何在其行为伤害到他人时,补偿他人以及达成和解。
成人不应强迫幼儿道歉。如果孩子被迫给别人道歉时,他们内心并不会真正感到抱歉。这样的话的,道歉可能还会冒犯到别人。
相反,你可以试着问你的孩子:“你觉得你能做些什么来改善这种状况?”
当一个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时,他们通常会更真诚,而且孩子更有可能控制情况以及他们未来的行为。这正是成人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