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断断续续读了8本书,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三课学习,听过五六次的微课,上过共三次的育儿及身心灵线下课;所谓一书,一世界,虽不透彻,但起码让我接触到法律视野以外的一些知识、一些人、一些事,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边的人和事,以及自己。
尝试花心思并带着爱的意念去做饭,而不是单单为了温饱;
尝试享受过程的打扫和整理房间,而不是仅仅为了干净;
尝试刻意安排时间愉悦运动并基本坚持,而不是懒惰的随意;
尝试有感而发,些许总结的执笔书写,而不是以往的匆匆记录;
尝试回到家中关机与儿子“特殊时光”,而不是经常的计划“戒掉手机瘾”却又落空;
尝试睡前不再刷朋友圈、浏览无聊网站并早早睡觉,而不是为等孩子入睡拥有自己“时光”;
尝试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而不是一味的“培养”;
尝试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和亲人链接,而不是惯用的指责和埋怨;
尝试慢改变,慢做回自己。
以上最初的开端源于儿子,与其说一开始为了孩子去接触,不如说是儿子给了我机会,促进了我的成长。
人的精力有限,他事占多,工作难免略微放松,但没有放松的是原则和初心。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重心有所改变,有失有得,到头来,也许会相得益彰。
2017年,不管心中是否愿意迎接、是否做好准备迎接以及以怎样的方式迎接,她的到来都与之无关,迎接,无非更多的是当下的一句感叹,随着岁月的匆匆,那份迎接的心情也荡然无存,不过又是一年的碌碌无为。
2016年,虽为尝试,诸多不满,但我仍愿,延续2016年,延续那份求知、那份善真、那份认真、那份坚持以及那份失而复得的释然和从容,更重要的是那不断的尝试。
转身,遇到更好的自己。
写于2016年年末
12月2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