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承志
提起胡荣华的名字,差不多是家喻户晓的,他是我国棋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今,近半个世纪里,灿烂的星光始终在我国棋坛上闪耀着。20世纪20年代就是我国棋坛总司令的老棋王谢侠逊,曾在90多岁高龄时,亲笔给胡荣华题词:“百年棋坛,英雄辈出,笛中佼佼,要数荣华。”用词恰如其分,绝无渲染。
胡荣华,上海市人,生于1945年,八九岁开始学棋,至1959年便成为上海市象棋少年冠军。1960年,他15岁时,便在上海市成人象棋比赛中取得冠军,同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运动会象棋比赛中相继战胜当时棋坛名宿杨官磷、王嘉良、李义庭、刘忆慈、何顺安等,登上全国冠军宝座,从此开创了“胡荣华时代”。在随后20年内,他独霸全国棋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十连霸”奇迹。1980年在四川乐山全国比赛中他失去全国冠军后,不久又东山再起,迎来了他棋艺生涯中的第二个春天。第二个春天逝去后,又迎来第三个春天,直至2000年岁末,他重登全国冠军宝座,为20世纪棋坛风云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
《人民日报》以“青春不老胡荣华”为题,发表评论说:
“有谁会想到55岁高龄的胡荣华还能夺得全国冠军呢。尽管他15岁那年首次夺得冠军,随后又取得十连冠,而且1997年还第13次夺冠;但如果有人在2000年全国个人赛前预测胡荣华会夺冠,那他一定会被认为脑筋‘老朽’,因为当今的中国棋界是广东棋手吕钦、许银川的天下,何况还有赵国荣、陶汉明、苗永鹏等许多新老棋手对冠军宝座虎视耽耽呢。但是,奇迹居然发生了。55岁的.胡荣华第14次登上了全国冠军宝座。纵观胡荣华在2000年全国个人赛上的夺冠之路,或许只能用‘神奇’两个字来概括。熟悉胡荣华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惯于创造‘奇迹’的人,同时又是个洒脱、平和的人。在胡荣华身上,你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拘泥、做作、装腔作势。胡荣华也喜欢佩佩而谈,但纵论天下大事、减否各界人物,往往是点到为止。胡荣华看似万事不留心,但每当事关原则,绝对说一不二,一诺千金。胡荣华鲜有正襟危坐的时候,无论赛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他给人的印象永远是潇洒自如多于低头深思。因为有了骨子里的一分洒脱,才有了年轻的心态;因为有了年轻的心态,才凝聚起了创新的精神;因为有了不断创新的追求,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中国体育》以“旷代棋王”为题,评论道:
“本世纪最后一届全国象棋个人赛于2000年11月17日在蚌埠结束了。20世纪最杰出的象棋手胡荣华夺得含金量最高的男子冠军金牌。赛前夺标呼声甚高的‘岭南双雄’许银川、吕钦分获亚军、季军。这一结果也许有些出人意料,但应该说这是近百年象棋史上的一个精彩结尾,一个奇迹。胡荣华从15岁起就成为中国象棋第一人,是最小年龄获得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唯一获得14届全国个人赛冠军的选手,唯一称雄棋坛40年的运动员,从而成为本世纪最杰出的象棋天才,不愧为象棋史上的旷代棋王。”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金国祥在为国际特级大师胡荣华第14次本得全国冠军而举行的庆功会上说:“胡荣华在将近半个世纪里成为中国象棋坛上第一人。他的辉煌成绩是上海体育界的骄傲。希望上海市运动员认真学习胡荣华对自己事业永远求新,永不满足的精神。胡荣华因为象棋而名满天下,象棋因有胡荣华而更显精彩。我们祝愿胡荣华在新世纪的棋坛上抹上浓浓的几笔。”
笔者曾当过体育记者,亲眼目睹过胡荣华在全国象棋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并进行过采访。同时和杨官磷、王嘉良、柳大华、李来群等名宿和大师都比较熟。上海棋社的老社长杨明和原上海棋队领队后来任上海棋社副社长的俞玉昌,都是笔者的挚友,也是老棋友。上海棋社的其他棋手,如朱永康、曹志林、邱鑫等也都与笔者很熟。每每谈起胡荣华时,他们都称他为“胡司令”,并绘声绘色地谈起他卓越超群的棋艺和平易近人、谦逊好学的风格。“司令”这一雅号是人们对他的推崇,就像当年棋界推举老棋王谢侠逊为棋坛“总司令”那样。当问及胡荣华本人关于“司令”之称的由来时,他却摆摆手,置之一笑:“嗨,棋司令呗,因为我赢棋多些,大家就随便说说罢了。”胡荣华从来都是以不足为奇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成就。
胡荣华从20世纪50年代末驰骋棋坛以来,吐破风云。他富有传奇色彩的辉煌业绩,感人至深,激起笔者为他立传的热情,以弘扬当代棋王的敬业精神,这也是《纵横楚汉》这部文学传记的写作初衷。希望它会引起读者,特别是年轻人,棋手和运动员们的兴趣并有所裨益。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更确切地说,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着力于表现“旷代棋王”胡荣华的精湛棋艺、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的人生理想及其潇洒自如、平易近人、谦逊好学的精神面貌。是用文学的笔法加以描述的胡荣华同他的老师何顺安、徐大庆、傅鄂定等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的描述,象棋比赛时的描述以及他同业余棋手下盲棋或车轮战时的描述等等。胡荣华同许多业余棋手下过盲棋和车轮战,不能一一列举,只能举几个例子加以描述,有的还不用真实姓名,仅仅是为了表现胡荣华的高超棋艺,说明他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作者: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