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没有很刻意地去想念你,
因为我知道,遇到了就应该感恩,
路过了就需要释怀。
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
…
----佚名
(一)
生命是一场旅程。
总有一段路,总有一段岁月,让我们无法忘怀。
那个国度,那个城市,那个季节,那时的人,那时的自己,都被深深刻录在青春的光盘里。
或许,偶然的触动,就会让我们想起曾经的快乐与忧伤。
我想,每一个有在外求学经历的人,都会在记忆中珍藏,那样一段绚烂往事。
这部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就是根据导演李亘的真实求学经历来改编的。
那么,李亘是何方神圣?
他是著名艺术家李雪健的儿子,名人之后。从出生时,身上就带着光环。
经常看电影的朋友,似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雪健的。
《水浒传》中,宋江,是李雪健饰演的。
《焦裕禄》中,焦裕禄,是李雪健饰演的。
《渴望》中,宋大成,也是李雪健饰演的。
他一生参演的电影,很多,无法一一罗列。
提起李雪健,在影视界,几乎是闻名遐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将门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果然是这样。
李亘第一次拍电影,就出手不凡。
这部电影,曾获得第十七届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
是小清新的文艺片,看着特别美。
画面唯美,音乐走心,没有剧烈冲突,没有马路飙车,没有悬疑恐怖。
就如同,我们走进一个人的生命,看到了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喜乐,淡淡的痛苦,淡淡的离别,淡淡的思念…
(二)
电影,是刻意设定时间线的。
如同一条线段,有起始点,有终结点。
男一号李小李,去日本做交换生,在日本居留一年时间。
而,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就是李小李到日本,然后又离开日本,这一年所发生的故事。
李小李在日本是来学习的,可,导演的视角却聚焦在一家叫“南国亭”的中华料理餐厅。
用细腻,纯美的电影语言,刻画了几个异乡游子和当地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
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
李小李,他的父亲大病一场,母亲为照顾父亲,回归家庭。
他留学,自然需要自己打工赚钱。
他的日语,说的结结巴巴。性格内向,不善沟通。找了很多工作,都被拒绝。
最后,在同学邱邱帮助下,介绍到老乡赵青木工作的中餐馆。
从踏进中餐馆的那一刻,就注定他的故事,他的生命之花,将在那个小小的餐馆里绽放。
我们说,一个餐馆,也是一个小宇宙。这里的人,从大厨到店长到服务生,都有故事。
李小李似乎带着摄像头,带着我们观众看到了这些人的真实的生命状态。
当一个人给你吹牛,我哥在日本呢。你别以为,在外国就过得好,就躺在富士山下的温泉泡澡呢。
不,不一定。
说不定,这个被我们国内的朋友所羡慕的人,为赚钱,苦哈哈地正在某个餐馆洗盘子呢。
比如,这部电影中的赵青木,母亲是四川人,父亲是日本人。
父母离婚。母亲在国内。他和父亲生活在日本,他基本上是家庭累赘,总是被父亲胖揍。
为了赚钱,打三份工,还吃着过期的食品。
店长管唯,和大厨老万的徒弟宋哥谈恋爱。没有孩子。子宫却已经切除。生活,一地鸡毛。
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轻,强颜欢笑可,实质上却悲痛暗涌,无处诉说。
大厨老万,沉默寡言,兢兢业业工作。最痛的是不能接妻子与孩子来日本,忍受无边孤独与寂寞。
还有日本的一个中年大婶,工作之余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在现实生活中,疲惫奔波。
电影,不仅仅讲了餐馆里工作的几个人的故事,还讲了一些食客的故事。
最感人的要数那对老年夫妇。先是老两口一起来。后来,只有老头一个人来。
在死亡面前,淡定、从容,冷静。他甚至说,先走的那个比较幸运。
完全接纳现实,接纳痛苦,接纳命运给一切。
人,都是互相影响的。
李小李影响了其他人,其他人也影响了李小李。
李小李从最初的内向、胆怯到最后,勇敢突破自己,去大街上、人群中,大声宣传自己菜品。
他完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灵魂的蜕变。
(三)
百年孤旅,我们都是过客。
无论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哪个国家,哪个城市,我们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我们逃不掉。
就如同,张爱玲说的:
生命是一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离远了看,都光鲜亮丽,都光芒四射。
可,当你走了进去,走进他们的生命里,你会看到更真实的人间烟火。
孤独,是我们的出厂标配。
离别,是人生舞台的常客。
有些人,只是暂时出现在我们生命中,讲完他们的故事,就离场了。
多年后,回望,那些温暖的情节,如同清澈的海水,在灵魂的沙滩蔓延,湿润的仅仅是回忆吗?
并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