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山小学黄小海
2019年7月18日到7月20日,我参加了福州市教师素养培训班,开始正式学习什么是智慧课堂,当时觉得,自己要上这么一节课应该还要很久以后的事吧,没想到2019年10月18日,接到黄煌老师的电话,感谢麻吉星团队的信任,邀请我在11月12日去西安实验小学开一节智慧课堂展示课,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扇形统计图》。
刚开始备这样的一节课,我的内心是极其矛盾复杂的。这种课到底是怎样的呢?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知道应该要用反馈器,要有小组讨论,微课,平板什么的都一起招呼上,这样才体现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好不容易备出了课,我邀请福州麻吉星智慧教师公益计划导师组前来听课指导,结果上出的一节四不像的课。原本设计的选择题,我只需要学生作答加教师讲解,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可是为了使用反馈器,我得一个表一个表(如图1)的设计成选择题使用反馈器作答,特别是第二组的表格题目(如图1)比较难的时候,第1题学生选择出现错误率比较高,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设,若是平时,我一定是选择答对的同学说说想法,我再进行讲解,可是这是智慧课堂,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二次作答;第2题学生选择出现错误率又比较高,我只能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又二次作答,结果二次作答又不理想,时间有限,只能草草收场,第3题学生答题出现错误率更高,我不得不组织学生再次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又进行二次作答,结果二次作答却依然不理想。。。。。。我快崩溃了!预设只有最后一题会出现错误率较高的情况,结果使用反馈器出现了看得见的三题错误率都较高的情况,我只能硬着头皮小组讨论,二次作答,这次公开课是有史以来上得最不顺利最失败的一次。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心里却想为什么我要使用反馈器上课!
后来的评课,精英智慧教师导师组提出几点建议:删除微课,微课是《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可是课堂并没有让学生绘制;一问一答的形式太多,考虑融合小问题设置大任务,整理课堂框架;一节课最多只要一到两次小组讨论或者反馈器作答,不是越多越好。当时就只接受最后这句话,其他的仍不理解,也感觉很难做到。后来的设计,大幅减少了反馈器的使用,只保留两道选择题。最后一道较难的题预设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后二次作答。其他的环节,还是回归我最熟悉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作答。
运用这样的设计上完了区的教研公开课。最后一个环节(如图2)学生用反馈器作答。学生第一作答的数据显示分歧比较严重,于是进行了小组讨论后的二次作答,数据发生了变化,正确的人数变多了(图3)。
这次的二次作答成为听课老师口中的最亮点。不仅设计新颖,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小组讨论,个人汇报的时候特别积极精彩。这是我首次尝到信息技术给我课堂带来的甜头。
接下来我又与王绪溢博士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交流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原来的设计是教师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领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学生充分感受后,通过比较观察(如图4),抛出问题“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先让同桌交流,教师参与进行适时的引导。1分钟左右后进行汇报,得出正确的答案后,其他学生有了一个正向的导向,教师再请几位同学不断重复回答什么是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语言的表征与不断的重复让学生感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全班同学都能够非常清楚的表达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后面的习题进行三种统计图选择时,对于选择扇形统计图的情境学生也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准确阐述出理由。我认为这段教学顺畅自然,好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能够自主获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其他学生在好学生的带领下也明白了特点,体现了学生中心,生本课堂。
然而,对于这一段的设计王博士并不满意,王博士认为,小组讨论应该要有小组讨论的规则,比如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组内交流想法,最后汇聚大家的想法获得小组的答案。教师可以拍照上传比较有争议的小组的想法,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让全班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获得共识。
我在想,这节课后面还有很多内容,如果按照王博士这样设计,让学生全班交流如果出现奇怪的答案怎么办,我该怎么引导,这可是公开课,我功力有限啊;而且,如果学生说了错误的答案也容易把其他学生弄迷糊,我还得花一大堆时间去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不就不能体现生本课堂了吗,还耗费时间造成后面内容来不及,这样的设计也太冒险了。而我本来设计的只是个小交流,时间大概就是1到2分钟,让有话说的同学说出来,没话说的同学就是不会表达的同学通过听来学会怎么表达,然后是个人举手汇报,其他同学通过倾听获得更准确的表达。特点出来得多快多顺畅,答案也是学生口中说出来的,也体现生本,我也好掌控课堂,不是很好吗?
我把想法告诉王博士,王博士跟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问:“小交流一两分钟就是并不重要,对吧?”。第二句说“表达是没有办法通过听来学会的”,确实是很有道理,我无力反驳,先按照王博士的修改吧(如图5)。
本以为这样的修改是可有可无甚至觉得是课堂累赘的我,却发现课堂上学生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原来的小组讨论更多是流于形式,有的小组就是学霸一个人在讲;有的小组跟边上的同学有说有笑;有的小组还躲藏着一个自己干自己事的孩子,但是不影响课堂看起来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修改后,学生的表情变了,开始是好奇的,都想知道别的同学写了什么,跟自己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对方是怎么想的,自己是否同意;之后表情又变成喜悦,一种互动后达成共识喜悦,我走到小组中,每个人都迫不及待想跟我交流他们的想法,因为大家都有想法,而且都有支撑自己想法的理由。(如图6)我之前担心的孩子会讨论不出结果,或者担心随机抽孩子起来回答,孩子会无话可说表达不清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
小小的改变,课堂居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思维改变,每个孩子都不再害怕被抽选孩子起来回答,而我在课堂上从原来的担心学生不懂不会而不断引导评价到成了课堂的旁观者。我再次尝到了改变的甜头。
西安回来之后,又接到开课任务,这时的我开始考虑尝试改变课堂的结构,激发学生的生成。有思考才有生成,要生成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应该充足,因此,我只设计了三个综合性的激发学生生成的任务:绘制本单元知识网络图,一道综合的检测题,一个规定要求的创作班徽的活动。
一整节课,孩子们都在思考,在合作,在创作,在分享,在倾听(如图7),而我只是边上的组织者。我感受都原来上一堂课可以如此的轻松,不用去记教学那么多的教学流程,不用去思考那么多的学生预设,学生上课却可以如此的投入,能够有这么多这么好的生成。我又一次尝到智慧课堂的甜头。
虽然这节课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上课期间,我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碰撞时的微笑,看到了他们不再被对错束缚的轻松,我想,这应该就是我要的课堂吧。感谢王绪溢博士,黄煌老师,陈蕾老师,麻吉星团队的指导与帮助。
这条路还长,我会继续努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