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都市角落,李先生和王女士夫妇正坐在餐桌旁,眉头紧锁,面对着五年级的儿子小李的作业本。这个晚上,像往常一样,辅导作业的过程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小李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的小手紧紧握着铅笔,仿佛那是他唯一的防线。王女士的声音越来越高,她无法理解为什么简单的数学题对小李来说如此困难。李先生则在旁边焦急地翻阅着答案,不时地打断母子俩,试图指出错误。
“这道题你都已经错了三次了,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呢?”王女士的语气中带着失望和无奈。
小李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他扔下铅笔,大声哭喊:“我就是不懂!你们为什么总是这么凶?我讨厌写作业!”
这样的场景在每个晚上重复上演,长期下来,小李的身心受到了严重影响。他开始害怕回家,害怕面对作业,甚至害怕看到父母。他的成绩不断下滑,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王女士和李先生也感到疲惫和困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努力和关心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抗拒和痛苦。在这个教育内卷的大环境下,他们陷入了如何给孩子施加健康压力的困境。
这个问题也许是千千万家长都在面临的困境,也是千千万孩子都渴望父母能懂的话题——如果父母这样支持我就好了。
本书由克里斯·瑟伯(Chris Thurber)和亨德里·魏辛格(Hendrie Weisinger)合著,副标题是“让孩子体会到引导、安慰和鼓励的力量”,旨在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避免因过度压力而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书中讨论了在教育焦虑的大环境下,父母如何正确地支持孩子,推动他们成功而不施加过度的压力。作者提供了近期的科学研究和通俗易懂的案例,帮助父母理解如何在不造成有害压力的情况下促进孩子的成长。书中介绍了从压力型父母转变为支持型父母的8种方法,包括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努力,从战胜他人到超越自我,以及从实施非言语压力到温柔的情感表达等。通过阅读这本书,父母可以学习如何以更有效、更支持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和互动。
父母对孩子有着原始本能的爱,哪怕付出生命。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孩子跳楼的新闻?医院的精神科为什么总是爆满?在这张图里,作者用了一个物理学的类比:一束光(父母的爱),穿越四个棱镜之后,折射到孩子身上,爱就变了形,成了各种形态的压力。还记得孩子刚出生时,我们对他情感吗?网络上有段子,孩子出生第一件事,先数手指头脚指头,是否全乎?随着他长大,现在却总看他不顺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我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我们的行为就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压力就是这4个棱镜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四个棱镜分别是:文化与传统,家庭历史,个人身份认同,气质与人格。
文化与传统不仅可能包括烹饪方式、语言和音乐,也可能包括制度性压迫、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还可能包括宗教、艺术和服饰。
家庭历史可能包括民族、关系、暴力、精神病史,也可能包括移民、教育、职业选择。
个人身份认同可能不仅包括智力、性别,也可能包括个人偏见、创伤、疾病,以及习惯和偏好。
气质与人格包括父母的情绪反应特点与自我表达的风格。
可能有的伙伴觉得,有害压力之下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自己的同事、好友、邻居就有这样的案例。诚然, 有的孩子承受了有害的压力, 的确会有最佳的表现, 但这中间要经过一个过程, 也就是调节变量, 有的孩子会找到一种方法, 将来自父母的压力转变为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这样他会将压力转化为热情, 从而带来优异的表现。但更多情况是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忍到18岁就好了, 这种认知上的回避让孩子可以忍受来自父母的压力, 并且在表面上充满动力, 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是, 这种做法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们会充满怨恨、焦虑和抑郁,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考入顶尖大学后就开始自我放纵随波逐流。
那么,在教育高度内卷的大环境下,家长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做支持型父母。
具体怎么做呢?最重要的是学会共情孩子。
1.(扑灭情绪的火星)不发火:当孩子激怒我们时,要先冷静一两秒,再作出回应,这种平静的能力就像肌肉能力一样,需要付出时间和练习。当小李的作业问题让王女士感到沮丧时,她可以先深呼吸,冷静一两秒,再温和地回应。比如,她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很生气,但我知道发火不会帮助小李学会这个题目。”通过这样的自我提醒,王女士可以逐渐培养出控制情绪的“肌肉记忆”。
2.(安静倾听)不唠叨:避免过早提出评判和解决办法,原则只有一条:向孩子传达你的关心,然后安静等待他的回应就好。面对小李的作业难题,李先生可以避免立刻指出错误或给出答案。他可以先表达关心,比如:“我知道这个题目对你来说有点难,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然后耐心等待小李分享他的困惑和感受。
3.(情感思维方式)想:先来说——“想”,,从解决问题的理性脑转变为关注情感的感性脑,变成一个“情感的侦探”,会为了目标,注意到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收集所有线索,弄清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王女士可以尝试从小李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他为什么会觉得这个题目难?是不是在学校没有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思考,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李的感受。
4.(倾听感受)听:有了第一步的内在思维转变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注意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倾听孩子语言背后的感受。当小李表达自己的不满时,李先生和王女士应该倾听他的话语背后的感受。例如,当小李说“我就是不懂”时,他们可以回应:“你觉得很沮丧,对吗?能告诉我你具体哪里觉得难吗?”
5.(表达共情)猜:所谓表达共情的过程,就是对孩子感受到的、想到的积极或消极事物表达理解的过程,我们对孩子的语言、语气、动作等进行不断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推断出或者引导孩子像博娜一样自己说出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在这里给两个小建议,为了不让自己的共情话语听起来流于表面显假,需要你用自己平常说话的方式以真诚的语气说出来。另外,不要害怕猜错,即使猜错了,但仍向孩子表达了自己关心他,要和他建立情感链接的目的。在表达共情时,王女士可以尝试猜测小李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听起来你好像很努力了,但还是很挫败,对吗?”如果猜错了,她可以继续引导:“也许我理解的不是很准确,你能告诉我你现在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吗?”通过这样的方式,王女士不仅表达了对小李的理解,也鼓励了更深层次的沟通。
通过这些共情的步骤,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与孩子的情感连接,帮助他在学业上感到更加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压力和挫败。这样的支持型父母角色,有助于孩子在高度内卷的教育环境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