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间高校都陆陆续续给毕业生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了,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大军又要火力全开离开学校奔向社会。
今年的就业市场似乎跟往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人山人海,人来人往,堪比春运。可是,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今年的就业市场头条新闻往往被硕士和海归硕士占领。即使是硕士而且还是海海归硕士也逃不了就也难的厄运。
虽然就也难,可再难也得要就业。对于许许多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选择在哪里就业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最近新闻老是说高校毕业生往往选择立足二线城市。因为面对一线城市“厮杀”惨烈的“斗争”,很多的高校毕业生会吃不消。而且无论是生活条件,工资状况等等方面又比三四线城市好。
根据智联招聘最近发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显示,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这些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低,收入也高于三四线城市。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对二线城市情有独钟。
可是,以为选择二线城市就真的可以永远立足,那么真的只能说是太天真了。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无论在哪里都不好混。一个人要生活,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即使不在乎吃喝玩乐,可是衣食住行也让一个人活的够呛。即使选择在二线城市,可是房价不低、物价不低、交通拥堵、户口限制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了。就凭着毕业生刚刚出道那三四千块的工资,“月光族”是不可避免的,不吭老都已经不错了。正是基于此,不少人在二线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后,不是选择去一线城市,就是决定回三四线城市的老家。
其实对于毕业生而言,在哪里工作并不是十分在乎,他们往往在乎的是职业发展机会。报告显示,毕业生最看重的为“晋升机会”、“同事关系”、“培训机会”这三项,最不看重的是“他人认可”、“管理他人”和“工作稳定”这三项。由于三四线城市的官僚主义和拉关系走背景等等往往比较盛行,才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乐意去。一线城市虽然制度等等方面比较清晰,可是竞争实在激烈,所以高校毕业生才二者选其中。
既然高校毕业生选择涌向二线城市,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永远都定居下来。对于二线城市而言,好处总比坏处多。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例如取消户口的限制等等,才能真正让毕业生安居乐业,贡献GDP。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deaodi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