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从好好说话到好好生活

有个财主过生日,邀请一些朋友来庆祝。时间到了,但有几个重要人物还没有光临,就自言自语到:“唉,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在座的客人一听,心想:“照他这么说,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部分人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

他一看这么多人不辞而别,便着急的说:“啊,不该走的倒走了!”剩下的人听了很不爽,心想:“这么说,我们是该走的了?”于是,又有些人不辞而别。

一看这阵势,财主急得直拍大腿:“这,这······我说的不是他们啊!”剩下的客人听了,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不是说他们,那当然是说我们啦!”于是,二话不说,也都气冲冲的打道回府了。

结果,宾客全走光了,剩财主一人干着急。

今天的晨读谈关于如何说话的,忽然就想起了这个笑话,很早以前就听过的。

有的故事以为忘记了,却可能因为一句话,一篇文,一首歌······不经意的就浮现出来。

所以还是开卷有益啊,看过的东西终会有印象,也许深藏在潜意识中,也许潜移默化的成了你思想中的一部分,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我爱看小说,有时也会觉得看小说无用。但许多的故事真的足够吸引人,所以有时又会安慰自己:许多经典名著不都是以小说的方式呈现吗?中国的四大名著如此,国外的经典著作也如此,比如《简爱》、《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飘》、《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堂吉诃德》、《小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社会状况,人物的悲欢离合,故事中渗透着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事原则······都在阅读中不经意的影响着我们,塑造着我们。

所以,看小说也不是全无用的。看得多了,优劣也很快能分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到处都充斥着成功学,鸡汤文,职场方法论,人生规划,创业······唉,让人混乱啊,焦虑啊,常生出自己是不是在虚度人生之感。

前几天一个我叫做叔叔的人去世了,才52岁,仕途顺畅,生命却因一场急病嘎然而止。

虽然只有几面之缘,说过几次话,可前不久才见过的,音容笑貌还记忆犹新······可是,人说没就没了。我震惊,难以置信,然后茫然。

死亡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许多时候,我们理智的知道人必有一死,迟早的事。可事实上呢,在意识中,总觉得这事是别人的事,与自己似乎遥遥无期。

多么侥幸和自欺欺人的想法。

生是有预产期的,可死永远未知。谁知道呢,虽然我们都希望活到终老。

《此生未完成》的作者于娟,年轻,漂亮,高学历,可死神还是把她带走了。

还有许多明星,企业家,唉,不说了,越说越沉重——总之,年纪轻轻就走了。谁能料到呢?

就包括他们自己,也是措手不及的吧?也是有许多不甘心的吧?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一生都在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邦尼·韦尔说,人在临终时最后悔的五件事是:

001  我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

002  我希望当初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 上;

003  我希望当初我能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

004  我希望当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联系;

005  我希望当初我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一点。

假如······那么,我们会后悔什么事?我们最想做什么事?

有的人要升官发财才快乐;有的人要著书立说才有成就感;有的人喜欢创业挑战自己,觉得这样才不负此生;还有的呢,守着平凡的岗位,上班时兢兢业业,下班后或种花养草,或陪伴家人,或品茶看书,或和朋友夜市摊小酌......不求大富大贵,也不必太勤俭持家,只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快乐!

人生活法千万种。《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在下乡时当乞丐还当得不亦乐乎呢!

每一天都是新的,活在当下,快乐至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墨者阅读 3,304评论 0 1
  • 2016年我买了好多书,这一年买书的数量是我前五年的总和,大部分是身、心、灵成长类的书籍,每当买书的时候,在...
    乐乐呵呵呦阅读 1,365评论 0 1
  • “师傅,要下雪了。” 老和尚抬起头望望阴沉惨淡的天,低声应了句,抓着身旁小沙弥的手不自觉的紧了一紧。小沙弥年不过十...
    未凝干阅读 4,406评论 0 3
  • 早上的体重下降了五两。^_^昨天中午吃了牛腩和土豆丝竟然没有胖,晚上就吃了一点点西红柿,出去散步回来不饿,饿的时候...
    望飞雪阅读 1,0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