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不是药神》会火,但没料到,它会这么火——
正式上映三天,影片票房突破10亿。
豆瓣超过35万人打分,分数牢牢地坚挺在9.0。要知道,上一部能达到9分的华语片,还是16年前的《无间道》。
围绕电影相关的话题不绝于耳,微博、朋友圈、各大论坛……到处都是“自来水”。
事实又一次证明,我们对于优秀国产电影的需求是多么急切而庞大。
当然,《我不是药神》之所以能掀起讨论热潮,不仅在于电影本身的完成度高,还在于它丰富且深刻的社会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大银幕已经好久没出现如此「真」的电影了。
第一真,体现在剧情——
它改编自真实事件。
徐峥饰演的男主程勇,原型人物名叫陆勇。他在34岁时患上了慢粒白血病。
为了治病,陆勇只能连续吃高价药物。
两年下来,他花掉了56万积蓄,家底就要被掏空……
直到有一天,陆勇得知消息,印度有款仿制药疗效相近,价格却只有正版药的不到1/5。
他动心了,通过朋友买回仿制药尝试后,发现其对正版药确实有一定的替代性。
于是,他把这个消息告知其他病友。
随后更是在别人的请求下,将药物渠道透露出来,方便病友们自己购药。
在上千名通过陆勇才买到药的病友眼中,他是善良正直的“药侠”;而在法律面前,陆勇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是被提出公诉的嫌疑人。
事件爆发后,数百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宽大处理……
最终,“陆勇案”获得妥善解决。
目前围绕陆勇本人的讨论依然有很多,而每一道关注的目光都有可能促进某种改变。
电影剧情细节与真实事件有区别,但在精神内核上却能达成一致,并且在艺术加工后更能让认感同身受。
这与人物塑造的真实与鲜活分不开。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像是生活在你周围的活生生的人。
“印度神油专卖店”老板程勇,标准油腻中年男。没钱没势,欠一屁股债,还臭脾气一堆。
一开始,他去印度拿药,纯粹是为了钱。
“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
那种不得志时的暴躁无赖,赚到钱后的虚荣膨胀,再到思想转变后的沉稳克制……被徐峥演活了,甚至可以说,毫无表演痕迹。
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大高个,却被疾病压弯了腰。
他有多想活下去呢?
出门戴三层口罩,坚持大吃大喝,爱吃橘子补充VC,看向妻子与孩子的眼神总是温柔充满爱意……
这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无处可逃的人,可他却始终用微笑来回敬生活。
他是真正的勇士。
还没到20岁的黄毛,因为不想拖累家人,独自在外漂泊。
他去抢程勇的药,拿来不单给自己吃,还散发给其他的病友。
夜总会里,担心程勇会和别人打起来,他暗暗地攥紧手边的酒瓶。
他贴身收藏着和父母的照片,打算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剪短头发……
他嘴上从不说,甚至眼神不会和你对视,可他的灵魂我们都能看到,透明得让人心疼。
还有为给女儿治病而去跳脱衣舞赚钱的思慧,心地善良的牧师,有正义感却无能为力的警察,卖高价正规药的生产商……
甚至,连卖假药的假医生都塑造得有血有肉。
在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贪婪虚荣也有正义善良。
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任何人是绝对的坏人。
就像歌词唱的那样——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
除了这些被赋予特别灵魂的角色,影片中还有更多面目模糊、没有一句台词、隐没在人海中的一张张面孔。
他们是整日劳碌奔波、甚至要拼上半条命还坚持与死神搏斗的患者。
如果不是吕受益等人的出现,程勇不会知道,现实中会有这么多人戴着口罩把自己“藏”起来。
他们只是想活下去,活着有罪吗?
就是这一张张面孔,一双双眼睛,构筑成《我不是药神》最真实的基体。
而让人欣慰的是,无论是现实的“陆勇案”,还是这部电影,都在推动着某些进步——
“陆勇案”使得白血病患者渐渐摆脱失声的境况,受到大众关注;
国家医保局日渐完善,越来越多抗癌药被纳入医保目录;
2018年,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存率达到了80%以上;
今年5月1日起,实施对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制度。
……
就像影片中程勇所说的那样:
“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吧!”
《我不是药神》并不完美,可它代表着一种记录,提供了一些可能性——无论对于中国电影,还是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庆幸还有敢说真话的国产片。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走进电影院,去支持这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