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一个人叫王兴甫,他本人籍籍无名。但是要说起他的姐夫,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领袖高攀龙。
有一次,王兴甫和朋友们聚餐高兴,吃饭时多吃了几块牛肉,然后就患了一种怪病,身上发冷,发热,像患了疟疾一样。更要命的是大便没有了,小便像浓茶一样,只有一两滴。然后还有个症状,就是喝水进去之后呕出来的是碧绿色的水。
“白汤过喉间 ,呕出作碧色。”
当时请了很多的医生来,但是医生们一看这个状况无人敢治,不知道是什么病啊。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把缪希雍给请来了。缪希雍来了之后,采取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诊断方法。他让王兴甫平躺下,他仰卧之后,缪希雍拿手按他心口以下偏右的位置。往下这么一按,王兴甫“啊”的一声喊了出来,“疼,就是这儿疼。”
缪希雍的这个诊断方法,可不能等闲视之,不得了啊。他跟我们现代医学里诊断胆囊炎的“莫非氏压痛点”位置非常相似。但是比洋人的提前了三百多年。说明缪希雍的治疗经验是十分丰富的。
他这么一按疼了以后,缪希雍心里就有底啦,知道他得的什么病了,于是开了个方子:矾红、开胃散。做成丸儿,给王兴甫服用下去。仅服用了一副,第二天王兴甫就解出了大便。那大便就跟铁蛋一样。
然后缪希雍连续四天,给他开了个方子。方子非常简单,人参、麦冬、橘红、白芍。前后一共给王兴甫治疗了五天的时间,这个病就彻底的好了。
王兴甫从此对缪希雍是感恩戴德,那是救命恩人呐。你还不知道是什么病呢,人家就给你治好了。
忽然有一天,王兴甫的朋友,也是他的姐夫高攀龙的朋友丁元荐找到他说,他的姐夫高攀龙和神医缪希雍要在他家里聚会相见。
王兴甫一听缪希雍要来自己家,高兴的不得了,赶忙准备酒菜,救命恩人要来了,那可得好好招待。
那么这个丁元荐为什么要缪希雍和高攀龙在他的内弟家见面呢。
那么这个丁元荐到底是什么人呢?
原来,丁元荐是万历14年的进士,他父亲在江西做过官,他父亲就非常喜欢医学,对丁元荐有些影响。后来丁元荐入朝为官,但他性格比较激进,跟缪希雍一样,看不得半点不平之事,看不得奸邪之人。在朝中一看到违法乱纪的事,就马上写奏折上奏。这种人在朝中肯定待不下去,很快就被罢了官。
很幸运地是他遇到了缪希雍,两人一聊,发现彼此十分相似,都是忠义之人,都爱打抱不平。
后来,二人发现彼此还有点渊源。丁元荐是许孚远的学生,许孚远是王阳明的正传。而许孚远做福建巡抚的时候,缪希雍在他门下做过幕僚。所以二人可谓是师兄弟的关系,他一见缪希雍,发现这个人光明磊落,侠肝义胆,真是太好了,跟这种人在一起很痛快。
他就把和缪希雍交往的过程都记录下来了。我们今天能看到在丁元荐这个人的眼里,缪希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像豪侠一般,外形就像豪侠,平时出诊不带药囊。药囊是什么呢?里面装上药,可以卖药。虽然贵点儿,但是药好啊。而缪希雍这个人,使医、药分家。我就只开方子,开完你愿去哪儿抓药,随便。这种简单的方子开出,“治病㡇奇中”,很快病就好了。
当时很多医生看了这个房子,觉得不相信,也不服气,这么简单的方子能治病吗,治不了病的。可是人家患者马上就好了,所以很多医生碰到那种重症的患者的时候,也都推荐给缪希雍去治疗,或让他们去找缪希雍治。
缪希雍性格非常有特点,这个人的快乐不是在赚多少钱上,而是在“往往起死人”上。他治疗的病人是快死了的,他就去救活了。这时候缪希雍“攘臂之快,不索谢”。胳膊一挥,表达快乐,并不是向人索要多少酬金。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待患者“上自明公卿,下至卑田院乞儿,值平等视。”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佛教寺院建立的收容乞丐的慈善机构,即卑田院的小孩儿,他都给人治病,平等相待,没有区别。不会因人而态度有所不同。
然后缪希雍还有一个特点,不保守,别人有了秘方,藏在家里拿着去牟利。而缪希雍这个人是谁用谁来抄,拿去可以救人。所以丁元荐一看,这个人真是高人呐。这可比我在朝廷里面见的那些人好多啦,所以二人的关系处的非常好,关系非常密切。
后来他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把缪希雍治病的一些医案整理记录下来,写了一本书叫《先醒斋医学笔记》。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先醒斋”是缪希雍的书房名字,其实是丁元荐的。丁元荐这本书,就是后来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原型。这是缪希雍留下的非常重要的著作。
丁元荐不但自己觉得与缪希雍交往十分过瘾,他想这么好的人应该介绍给我的朋友啊。他就对缪希雍说,我要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他叫高攀龙。这个人可不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人物。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万历17年进士。被分配到一个小县当县令。正赶上父母亲有人去世,高攀龙于是去奔丧,他因此也就未在去当官儿。朝廷也就不再用他。前后共有三十多年不启用。
后来他又被招到朝廷做官。没等几年就被阉党给罢了官,打回老家去了。他和另外一个被罢官的人叫顾宪成,字书时,两个人把宋代的一个书院给修缮了一下,开始在里面做讲学。这个书院就是著名的东林书院,每个月会讲一次,主要讲程朱理学,同时也请他人来讲学。
主讲人讲完之后大家进行讨论,他们讲的主题就是程朱理学思想,为了让朝廷广开言路。东林书院门口的一副对联可以揭示东林党的这种思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当时很多人都来听讲,可谓江南震动,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政治势力,甚至影响到了整个明王朝的命运。而高攀龙就是这个东林党的领袖。
有一天,丁元荐遇到了高攀龙,对他说:“今海内有奇士,缪仲淳者,子自知乎。”
高攀龙想了想说:“我不知道这个人”。丁元荐说“这个人你不知道,太可惜了。”
“其人孝于亲,信于朋友。尘芥视利。邱山视义。苟义所在,即水火鷙赴之。”
这个人对亲人无比孝顺,对朋友无比忠贞,视利益为尘土,重道义如泰山。如果知道忠义在哪儿,水火都不能拦住他去追寻。这个人真地不得了,你一定要见一见。
高攀龙听了,说,有这样的人吗?那一定得见一见。
于是,丁元荐决定让缪希雍和高攀龙在王兴甫家里相聚见面。
在二人的见面宴席上,一般的说,跟医生聊天,聊天主题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健康问题,因为医生擅长这个呀。比如“你看我吃点什么好啊?”“我怎么能养生啊?”等等,但缪希雍绝口不提医药。就是我不谈我擅长范围内的事。那谈论什么呢?谈论的是古今成败之事,点评上下千年,古代如何兴国安邦。
高攀龙说“无所不妙解”。缪希雍每谈一个事都非常有自己的观点,其过程一定非常精彩,否则高攀龙那么大学问的人,不会感兴趣到那种程度。连高攀龙都服了。聊天之后,高攀龙说缪希雍果然不是一般的人,于是二人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