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端经常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涉及到重要隐私安全信息时,开发者自然会想到对其进行加密,即使传输过程中被“有心人”截取,也不会将信息泄露。对于加密算法,相信很多开发者都有了解,比如 MD5加密,Base64加密,SHA-1加密,DES加密,AES加密,RSA加密等等。在这里我主要总结一下常用的加密算法,后续还会不断更新,如果总结的不好,敬请原谅,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
一、MD5加密
1、 概述
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MD5(中文名为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为计算机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散列函数,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护。该算法的文件号为RFC 1321(R.Rivest,MIT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RSA Data Security Inc. April 1992).
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在90年代初由MIT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和RSA Data Security Inc的Ronald L. Rivest开发出来,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
MD5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是计算机广泛使用的杂凑算法之一(又译摘要算法、哈希算法),主流编程语言普遍已有MD5实现。将数据(如汉字)运算为另一固定长度值,是杂凑算法的基础原理,MD5的前身有MD2、MD3和MD4。
MD5的作用是让大容量信息在用数字签名软件签署私人密钥前被"压缩"成一种保密的格式(就是把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定长的十六进制数字串)。
2、算法原理
对MD5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在MD5算法中,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填充,使其位长对512求余的结果等于448。因此,信息的位长(Bits Length)将被扩展至N*512+448,N为一个非负整数,N可以是零。填充的方法如下,在信息的后面填充一个1和无数个0,直到满足上面的条件时才停止用0对信息的填充。然后,在这个结果后面附加一个以64位二进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长度。经过这两步的处理,信息的位长=N*512+448+64=(N+1)*512,即长度恰好是512的整数倍。这样做的原因是为满足后面处理中对信息长度的要求。
3、Java中的MD5实现
import java.security.MessageDigest;
/**
* 采用MD5加密
*/
public class MD5Util {
/***
* MD5加密 生成32位md5码
* @param 待加密字符串
* @return 返回32位md5码
*/
public static String md5Encode(String inStr) throws Exception {
MessageDigest md5 = null;
try {
md5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toString());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
}
byte[] byteArray = inStr.getBytes("UTF-8");
byte[] md5Bytes = md5.digest(byteArray);
StringBuffer hexValue = new StringBuffer();
for (int i = 0; i < md5Bytes.length; i++) {
int val = ((int) md5Bytes[i]) & 0xff;
if (val < 16) {
hexValue.append("0");
}
hexValue.append(Integer.toHexString(val));
}
return hexValue.toString();
}
/**
* 测试主函数
* @param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migoxiexiexingxing");
System.out.println("原始:" + str);
System.out.println("MD5后:" + md5Encode(str));
}
}
4、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
- 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长度都是固定的。
- 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 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 弱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 强抗碰撞:想找到两个不同的数据,使它们具有相同的MD5值,是非常困难的。
MD5的作用是让大容量信息在用数字签名软件签署私人密钥前被”压缩”成一种保密的格式(就是把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定长的十六进制数字串)。
二、SHA加密
1、概述
SHA是一种数据加密算法, 该算法经过加密专家多年来的发展和改进已日益完善,现在已成为公认的最安全的散列算法之一,并被广泛使用。该算法的思想是接收一段明文,然后以一种不可逆 的方式将它转换成一段(通常更小)密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取一串输入码(称为预映射或信息),并把它们转化为长度较短、位数固定的输出序列即散列值(也 称为信息摘要或信息认证代码)的过程。散列函数值可以说是对明文的一种“指纹”或是“摘要”所以对散列值的数字签名就可以视为对此明文的数字签名。
安全散列算法SHA(Secure Hash Algorithm,SHA)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标准FIPS PUB 180,最新的标准已经于2008年更新到FIPS PUB 180-3。其中规定了SHA-1,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这几种单向散列算法。SHA-1,SHA-224和SHA-256适用于长度不超过264二进制位的消息。SHA-384和SHA-512适用于长度不超过2128二进制位的消息。
2、原理
SHA-1是一种数据加密算法,该算法的思想是接收一段明文,然后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将它转换成一段(通常更小)密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取一串输入码(称为预映射或信息),并把它们转化为长度较短、位数固定的输出序列即散列值(也称为信息摘要或信息认证代码)的过程。
单向散列函数的安全性在于其产生散列值的操作过程具有较强的单向性。如果在输入序列中嵌入密码,那么任何人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正确的散列值,从而保证了其安全性。SHA将输入流按照每块512位(64个字节)进行分块,并产生20个字节的被称为信息认证代码或信息摘要的输出。
该算法输入报文的长度不限,产生的输出是一个160位的报文摘要。输入是按512 位的分组进行处理的。SHA-1是不可逆的、防冲突,并具有良好的雪崩效应。】
通过散列算法可实现数字签名实现,数字签名的原理是将要传送的明文通过一种函数运算(Hash)转换成报文摘要(不同的明文对应不同的报文摘要),报文摘要加密后与明文一起传送给接受方,接受方将接受的明文产生新的报文摘要与发送方的发来报文摘要解密比较,比较结果一致表示明文未被改动,如果不一致表示明文已被篡改。
MAC (信息认证代码)就是一个散列结果,其中部分输入信息是密码,只有知道这个密码的参与者才能再次计算和验证MAC码的合法性。
3、Java中的SHA实现
import java.security.MessageDigest;
/**
* 采用SHA加密
*/
public class SHAUtil {
/***
* SHA加密 生成40位SHA码
* @param 待加密字符串
* @return 返回40位SHA码
*/
public static String shaEncode(String inStr) throws Exception {
MessageDigest sha = null;
try {
sh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SHA");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toString());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
}
byte[] byteArray = inStr.getBytes("UTF-8");
byte[] md5Bytes = sha.digest(byteArray);
StringBuffer hexValue = new StringBuffer();
for (int i = 0; i < md5Bytes.length; i++) {
int val = ((int) md5Bytes[i]) & 0xff;
if (val < 16) {
hexValue.append("0");
}
hexValue.append(Integer.toHexString(val));
}
return hexValue.toString();
}
/**
* 测试主函数
* @param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p 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migoxiexiexingxing");
System.out.println("原始:" + str);
System.out.println("SHA后:" + shaEncode(str));
}
}
SHA-1与MD5的比较
因为二者均由MD4导出,SHA-1和MD5彼此很相似。相应的,他们的强度和其他特性也是相似,但还有以下几点不同:
- 对强行攻击的安全性: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区别是SHA-1摘要比MD5摘要长32 位。使用强行技术,产生任何一个报文使其摘要等于给定报摘要的难度对MD5是2128数量级的操作,而对SHA-1则是2160数量级的操作。这 样,SHA-1对强行攻击有更大的强度。
- 对密码分析的安全性:由于MD5的设计,易受密码分析的攻击,SHA-1显得不易受这样的攻击。
- 速度:在相同的硬件上,SHA-1的运行速度比MD5慢。
三、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简述
1、对称加密算法:
- 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密;
- 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解密。
特点: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不足之处:甲方必须把加密规则告诉乙方,否则无法解密。保存和传递密钥,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AES、DES、3DES、IDEA、RC4、RC5、RC6等。
2、非对称加密算法:
- 乙方生成两把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私钥则是保密的。
- 甲方获取乙方的公钥,然后用它对信息加密。
- 乙方得到加密后的信息,用私钥解密。
特点: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甲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用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但加密和解密花费时间长、速度慢,它不适合于对文件加密而只适用于对少量数据进行加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RSA、ECC(移动设备用)、DSA(数字签名用)等。
四、AES算法和RSA算法
- AES算法
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缩写:AES),在密码学中又称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DES,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经过五年的甄选流程,高级加密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01年11月26日发布于FIPS PUB 197,并在2002年5月26日成为有效的标准。2006年,高级加密标准已然成为对称密钥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之一。
明文分组的长度为128位即16字节,密钥长度可以为16,24或者32字节(128,192,256位)。根据密钥的长度,算法被称为AES-128,AES-192或者AE-256。 - RSA算法
1977年,三位数学家Rivest、Shamir 和 Adleman 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做RSA算法。这里需要了解的是RSA算法属于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简单的说是“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私钥加密,公钥解密”。
两种算法的使用场景
- 客户端传输重要信息给服务端,服务端返回的信息不需加密的情况。
客户端传输重要信息给服务端,服务端返回的信息不需加密,例如绑定银行卡的时候,需要传递用户的银行卡号,手机号等重要信息,客户端这边就需要对这些重要信息进行加密,使用RSA公钥加密,服务端使用RSA解密,然后返回一些普通信息,比如状态码code,提示信息msg,提示操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场景下,仅仅使用RSA加密是可以的。 - 客户端传输重要信息给服务端,服务端返回的信息需加密的情况。
客户端传输重要信息给服务端,服务端返回的信息需加密,例如客户端登录的时候,传递用户名和密码等资料,需要进行加密,服务端验证登录信息后,返回令牌token需要进行加密,客户端解密后保存。此时就需要这两种算法结合使用了。
使用RSA加密和解密
- 生成公钥和私钥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KEY_ALGORITHM = "RS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IGNATURE_ALGORITHM = "MD5withRSA";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UBLIC_KEY = "RSAPublicKey";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RIVATE_KEY = "RSAPrivateKey";
/**
* 初始化密钥
*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Map<String, Object> initKey() throws Exception {
//生成公钥和私钥对,基于RSA算法生成对象
KeyPairGenerator keyPairGen = KeyPairGenerator.getInstance(KEY_ALGORITHM);
//初始化密钥对生成器,密钥大小为1024位
keyPairGen.initialize(1024);
//生成一个密钥对,保存在keyPair中
KeyPair keyPair = keyPairGen.generateKeyPair();
//得到私钥和公钥
RSAPrivateKey privateKey =(RSAPrivateKey) keyPair.getPrivate();
RSAPublicKey publicKey = (RSAPublicKey)keyPair.getPublic();
Map<String, Object> keyMap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2);
keyMap.put(PUBLIC_KEY, publicKey);
keyMap.put(PRIVATE_KEY, privateKey);
return keyMap;
}
/**
* 取得私钥
*
* @param keyMap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PrivateKey(Map<String, Object> keyMap)
throws Exception {
Key key = (Key) keyMap.get(PRIVATE_KEY);
return base64Encode2String(key.getEncoded());
}
/**
* 取得公钥
*
* @param keyMap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PublicKey(Map<String, Object> keyMap)
throws Exception {
Key key = (Key) keyMap.get(PUBLIC_KEY);
return base64Encode2String(key.getEncoded());
}
public static String base64Encode2String(byte[] input) {
return Base64.encodeToString(input, Base64.NO_WRAP);
}
- 使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
public static byte[] encryptByPublicKey(byte[] data, String key)
throws Exception {
// 对公钥解密
byte[] keyBytes = base64Decode(key);
// 取得公钥
X509EncodedKeySpec x509KeySpec = new X509EncodedKeySpec(keyBytes);
KeyFactory keyFactory = KeyFactory.getInstance(KEY_ALGORITHM);
Key publicKey = keyFactory.generatePublic(x509KeySpec);
// 对数据加密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keyFactory.getAlgorithm());
cipher.init(Cipher.ENCRYPT_MODE, publicKey);
return cipher.doFinal(data);
}
public static byte[] decryptByPrivateKey(byte[] data, String key)
throws Exception {
// 对密钥解密
byte[] keyBytes = base64Decode(key);
// 取得私钥
PKCS8EncodedKeySpec pkcs8KeySpec = new PKCS8EncodedKeySpec(keyBytes);
KeyFactory keyFactory = KeyFactory.getInstance(KEY_ALGORITHM);
Key privateKey = keyFactory.generatePrivate(pkcs8KeySpec);
// 对数据解密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keyFactory.getAlgorithm());
cipher.init(Cipher.DECRYPT_MODE, privateKey);
return cipher.doFinal(data);
}
public static byte[] base64Decode(String input) {
return Base64.decode(input, Base64.NO_WRAP);
}
- 使用AES加密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