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书的关注数和粉丝数来看,我是个社交特别有局限的人。
不像有的文友,在关注一个文友的同时,还会对和他相关的帐号进行批量关注。看有些文友给自己制订了目标,一天关注多少个帐户,每个月达成多少粉丝量的目标。
我自认来了简书几个月,还是个小白,看了些文章,有的看懂了,有的有看没有懂,不知道粉丝多的意义和价值。
对我来说,粉了的就要花时间认真看他们的文章,看完要点赞,有感想的要留言。我目前只有一百多个粉丝,之前在某一天回粉了很多文友之后,发现完全不能按我的计划维持与粉丝的互动。因为大部分在简书的文友都是勤劳的小蜜蜂,日更是大多数,日更好几篇的更是不在少数,日更好几篇,字数近万的也有,不得不佩服他们的高产和对写作的热情。但这样一来让我尴尬的是,我没有时间看全他们的文章,就算看全了,也不一定有能量点赞,光留言不点赞。。。会不会被人嫌弃?还有一些给我点赞但不在我关注列表里的文友,我也要回赞,这样一来一去能量就更不够用了,我得等到第二天才给安排上。所以我一直有个疑问,其他文友是怎么顾过来这么多粉丝的?
渐渐的,我回粉也就变得比较谨慎了,不敢一下子回粉太多,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先把我喜欢的和交流频繁地加入关注。
我每天会先看固定的几个文友的文章,因为他们也会每天看我的文章,给我点赞留言,我得保证我有充足的能量给他们点赞。这些小伙伴大多都是最开始进入简书时关注的人,在我关注列表最下面,不知道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关注他们的,只能用“有缘千里来相会”形容吧,非常幸福,一来就碰到这么些热情、有趣,又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让我在简书快快乐乐地学到了很多不同的知识、知道了很多各地的新鲜事儿、了解了很多不一样的成长经历,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开阔了。
当然我也有不少喜欢的作者,他们写的文章只要喜欢就会点赞留言,不在乎他们是否会回关、回赞和回言,不在乎他们的文章是否是高钻文或是推荐上榜文,不在乎文章写的水平高低。用之前流行过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下载简书是出于偶然,因为当时在学短视频,老师要求我们在手机上下载一些短视频相关的app,正好在手机推荐下载列表里看到了简书,顺便就下载了。简单了解了以后发现是个不错的平台,当时正好恢复写日记,还有每天练字的习惯,简书里也有个日更的每日任务,我顺手就参加了,于是开始了每天打开简书,看简书的生活。
我在简书里日更纯粹是自嗨模式,每日上一篇练字和日常生活随笔。
练字有多少进步不知道,但是对每天练字所抄的诗的感想,从寥寥十几个字,到现在每天两、三百个字,自觉认识的诗人更多了,对诗词的了解也更上了一层楼,还有知识渊博的小伙伴在留言中查漏补缺、交流感想,让每日练字打卡越来越有动力了。但以后抄的诗文还是应该多背背,不能抄过即背过。
写日常生活随笔也以自己快乐为主,每天的内容想到哪儿是哪儿,一般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儿和对生活的感悟。对一些有主题的征文敬而远之,怕写出来的文章牵强附会,为了投稿而投稿,没有真情实感,自己写来也不会满意。偶尔写了几篇文章被编辑采纳,加入专题,真心觉得非常幸运。特别是之前写了篇超万字的文章被平台推荐为好故事,编辑细心地阅读,一条一条地改错,为她的敬业精神点赞。
简书是一个包容的大家庭,从来没有人恶言相向,都是本着理解与支持的态度,进行鼓励式的交流,和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