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人看到这里之前,这里是我的小小的私密空间。
今天中午,我翻了一下朋友圈。因为昨天是520——虽然很有可能也是被资本创造出来的节日——朋友圈里出现了很多很多秀恩爱照片。他们秀恩爱的同时,其实也展示出了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我知道,这里有很多因素可以分析,比如能发朋友圈的基本上会存在“幸存者偏差”,每个人生存的环境,能够支配的资源也会不一样,甚至于也许只是暂时的某种“成功”——因为根据大数据结果,我有理由相信,并不是每一对今天是爱人的人明天也会是爱人。
在每一个时段,都会有人处于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有人处于人生的低谷。有的人低谷的时间会比较长。这里的“长”其实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在我过去的人生经历中,也的的确确出现过那种看到别人的“成功”其实是暂时性的成功。可能是一段时间以来的抑郁,让我那些曾经的”低光时刻“在脑海中会常常浮现出来——“啊!我怎么那么蠢啊?!”
我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小段爸爸看的那种的管理学视频,上面说有一种心理战术叫“摧毁”,说的是无休止的不认可某一个人。其实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大有被摧毁的那种感觉。只不过并不是有人有意为之——这一点也许在职场上会遇到——而且,也不知道我是否刻意夸大了这种外界的“否定”。
我想“摧毁”的魔力可能在于“习得性无助”和心理上的失衡。后者的意思是,人们需要同时接受表扬和批评(内外均可)来获得一种平衡,任何一种单一种类评价都会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摧毁”的魔力可能来自于后者。也许正是因为我的内在会做出和外界相同的看法,或者是永远负向的评价,所以在当外界出现负向评价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这种“批评”的加强。这样想的好处是永远有一种激励的力量在鼓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坏处是负向加强得太多可能会失衡,特别是在人生处于某种低谷的时候——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说回到朋友圈。以前我很少会羡慕朋友圈里的生活,我想这要么是我觉得他们那些动态不比我好,要么是我觉得我们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他们比我好是因为某种我客观原因(比如如果几年前有人秀恩爱我会觉得我还没到那个年龄)。现在觉得这些说法似乎都站不住脚了,所以我会自卑。
我真的有必要自卑吗?
金星的儿子不会因为金星的变性经历而感到自卑——“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这其中的逻辑就是,我们只是不同,不是优劣。反观我和我的朋友圈里的那些动态,这个逻辑也许也行得通。就比如在5月20日这一天,他们在做的事情是结婚、旅游等等这些,而我在向大师学习新的知识。旅游是可以看的见的,是能够引起很多人共鸣的“美好的事物”,而学习则是令许多人产生“不美好体验”的东西。很多所谓“短平快”的东西是适宜在当下的潜在的价值观中展现出来的——每天去一个新的地方旅游,展示美好的景色可能会引起大量点赞,但“每天展示自己新学到的东西”这个可能受众就很小了。但是真就结婚和学习新的知识这两者相比,谁比谁高贵呢?很难讲对不对?
也许长期以来,我因为在哈尔滨的独来独往,和很多真实的事情都断了联系。我了解别人生活的方式只是听他们说,看某一些人的朋友圈。这本身就有一定的筛选性——人们只是愿意把他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如果再算上那些几乎没有什么展示的人和事,也许他们真实的世界和我所理解的可能会有一些区别吧!
我应该反思的是,到底我从爸爸那里是不是学到了一种不理性的认知——永远不能承认自己的优势?我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吗?即便如此,我就真的应该相信这一点吗?我难道真的就相信这个状态是平稳的,而不会出现突变点吗?
我应该试图引导我自己以一种理性的思维认识自己,而不是被某些潜藏在家庭或者社会中的“刻板观念”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