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村上春树,我不了解。
但我听闻他许久了,他的文字朴素,质朴。
而挪威的森林讲了这么个故事:一对青梅竹马互相爱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而这个朋友就是“我”。竹马自杀后,青梅与这个朋友做了,但青梅不爱他。这个朋友渐渐喜欢青梅,直至无法自拔。青梅因精神病住院了,而这个朋友也被一个另外的女孩喜欢。最后,青梅自杀了。这是故事的大概,只是主线。
该书有短篇《萤》衍生而出。而萤火虫这个意象,代表着青梅——直子。我记得《云边有做小卖部》也是有萤火虫的,而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最后也要熄灭,所以程霜也好,直子也罢,都像幻影一样破灭消失了。这就是美的悲剧。
死是个极难受的概念,但对于该书而言,死是个无法逃避的事情,那是成长无法避免的。原因我却不怎么清楚,是因为在我们小的时候就有长辈去世吗?木月为什么自杀了,初美为什么自杀啦,直子为什么自杀了,他们死的那么突兀,可想来也没什么意外的——你不了解一个人,不了解他的许多东西,他像萤火虫一样消失在你的生命中,你要过许久许久才发现:哦,他死了。
“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然后像昙花一样死去”
中国人是避讳自杀的。他们说:“自杀的人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我倒觉得非经他人苦莫辨他人痛,心理再强大,也会有破碎的那天,即便是钢铁经过千百次的锤击也会断裂,哪怕是人呢?我又觉得这是中国人害怕他人离开自己而去的说法:怕别人离开,更怕别人悄无声息地离开。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如果有人主动触及,那些等待节日的人,一定会非常伤心的。
“对,木月,你终于把直子弄到手了!也罢,她原本就属于你的。说到底,恐怕那里才是他应去的地方。”总之,对于“木月”“直子”“初美”,我觉得他们都是极好的人。或许人有瑕疵,性格会烂的一塌涂地,但我确信,他们是极好的人。美好破碎的瞬间,那才叫可惜。
有关书名:《挪威的森林》
书中以一首歌的形式存在,那首歌是悲伤的,带着某种悲情,整本书都充满哀伤的曲调,只是不同于《人间失格》那样绝望。那样的绝望可不属于青春,是人生的绝望。《挪威的森林》只有哀伤、迷茫,对青春啊,对人生啊。青春,难道不一直是迷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