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已经是被第二次被推荐了,上次没有买,主要是因为看了简介:一个网红县长如何扫黑除恶,如何带领巴县人脱贫致富,说实话,这类题材被宣传的多了,兴趣不大,对网红县长这类政治人物,更多的是敬仰。
敬仰那么就意味着有距离,很长的距离,也就意味着不亲近,兴趣不大。
还好,这次没有错过,买了,看了,确实是一本好书,一本温暖的书。就像它的名字--人生笔记,平淡、温暖而又真诚。
序中的一句话“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同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 ”,写的真好。
而我看
“妈的要求不高,以后走到哪里,有可能的话把妈带着啊。”
这句话更简单直接,也更指人心。
1.妈妈和教育
陈行甲的妈妈,出生时候险些行甲的姥姥家抛弃,只因算命先生的一句“她是一位贵人的母亲”才能够成活。所以,母亲一直称行甲为娘的贵人,并且从小就夸行甲懂事。
而到了行甲有了儿子,也特别喜欢奶奶,喜欢奶奶给他不住嘴的夸耀。
我一直以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夸奖二是让孩子做主做选择。
今年读了两本关于母亲,且又十分感人的的书,一本是史铁生的《我和地坛》,另外一本就是这本《陈行甲的人生笔记》。史铁生叙事中字字透着对母亲的思念,写出的文字是读者我想说又说不出的那种思念。
而陈行甲是事事都透着亲切,因为他写的每个小事,都好像做为读者的我,我和母亲也有过,也经历过,甚至有种感觉,完全可以用他的文章做模板来仿写自己的母亲。
2. 好妻子的样子
陈行甲的妻子,作者文中不吝啬赞美之情,两人的感情也经历了很多的波折,最终妻子放弃南方优越的工作,嫁到了山中的小县城。
而感受最深的是当陈行甲对他说很疲惫的时候,她说“行甲你辛苦了,你太累,不要怕,你这是病了,到家就好了,现在一切听我的”。
当发现本地医院医生,对陈行甲医治没有信心的时候,果断转院,并对陈行甲说“你住院,我明早给妈妈烧纸。然后我就过来陪你,妈妈会保佑我们的。”关键时刻提到母亲,提到陈行甲最爱最思念的母亲,让陈行甲又有了动力,从而战胜了抑郁症。
抑郁症康复后,妻子和陈行甲深谈"行甲我们当初本来一无所有,大不了我们再一无所有,我陪着你回下湾村,你会种田,我会做饭,我们还可以很好地生活。所以你不要有那么多顾忌,不要怕失去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3. 工作态度与精神
陈行甲辞职以后去深圳做公益,从一个市长又重新做白丁,拜访每个客户都认真准备,即使很多客户并不是什么达官显贵。
他的公益同事说,每次走出拜访客户的办公室,他都发现一个共同点:陈行甲都会在走廊或者电梯里,充满喜悦地说“今天又完成了一个好棒的会见”。
而伙伴说,其实哪些会见在他看来都很一般,不知道行甲的喜悦从何而来。
这就是陈行甲的工作态度,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他都会调动全身的每个细胞,全身贯注的向对方汇报,关注对方身体语言甚至眼神的反应,注意自己哪里的逻辑不对,细节哪里不清楚好下一次修正。
感谢一本好书,同时告诫自己:除掉思维的墙,不要因为陈行甲曾是网红县长,心存偏见,而错过一本好书,一个好的人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