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红尘之中的人们,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对于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不解与疑惑,抱怨生气生活为何处处充满了不幸与苦难,可是又有谁坐下来想想我们的不幸究竟是谁造成的呢?近些年来,探讨原生家庭的越来越多,这口大锅一次又一次成为个人性格缺失的原由和借口,人们一旦有什么不能改变的事情,就归因于原生家庭。可是,这是真的吗?
阿德勒心理学不这样认为!
不幸皆因己
我们自卑、内向、沉闷,偶尔或经常害怕与外界相处、对话,我们渴望变成别人,那个毫无缺点的别人。总觉得一旦变成那个自己羡慕的人,那自己的人生就能如那人一般一帆风顺。
可是,归结于因果,归结于过往的理由,真的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接受那些个创伤的现实吗?阿德勒认为,所谓的什么心理创伤其实是并不存在的,愤怒、不满是因为人们有了要发泄或表达的目的所捏造出来的情绪,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可是赋予这段经历什么样的意义是由当事人自己决定的。这样的理论与我不断在更新的理论和思想越来越契合,让我终于找到了依靠,终于认定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人,不是与人群背道而驰的异类。
为了让自己不颓废,停滞不前,我们总是在不断的给自己罗列各种改进成长计划,希望自己这也改变,那也改变,希望自己可以与别人不一样,希望自己优秀到人人敬仰,可是常立志,常停滞,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内心深处已经习惯并且享受这种不改变状态,且并不觉得改变可以带来新的舒适体验感,另外一方面改变所可能面临的新环境、新事物让你内心充满彷徨,所以我们总是在下定决心改变,却又是“不改变”的状态。而为什么想要改变却又害怕改变呢?阿德勒告诉我们是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改变的第一步是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放弃那些“如果我变成谁谁,就可以怎样怎样”的想法,不再为自己的不做改变找借口。想要得到什么,就去迈出第一步,专注于当下,专注于眼前。
你的人生开始于当下,也极有可能成功于当下。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何为“善”,何为“恶”,为何讨厌自己对你而言是一种“善”?
因为有了这样的“善”,你的失败、你的懦弱都有了理由,你下定了决心不喜欢自己,所以一切不开心、不成功都不再是你的错,都错在他人。因为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万事万物都不存在,那么身为人类的所有烦恼都将不存在,是的,只要你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宇宙中,便没有烦恼与忧愁。可是人是不可能孤单的生活在宇宙中的,势必存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烦恼。因此,阿德勒认为人的所有烦恼皆是因为人际关系。这样的观点让我吃惊,让我怀疑,可是它又真真切切的说服了我。
自卑仿佛是那些性格内向者的魔咒,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怀疑自己,否定之间。可阿德勒告诉这样的我:因为对某样事物或特质价值判断的不客观,带着个人主观的判断,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便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自卑只是因为人自身主观的臆造。越是自卑的人越是自负,因为自己心中理想的那个自己太过完满和优秀,而现实的自己又达不到那样的完满,中间的差距处理不当就成了自卑。可是要明白啊,那个理想的自己不过是心中的画像,完美如神的人是不存在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是否懂得?
人生不是一场比赛,即使是比赛,那也只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比赛。生命中的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的,最难处理的便是爱的课题,多少人以爱的名义侵犯他人领域而不自知,多少人因爱的名义苦苦挣扎而不敢挣脱,我是为你好禁锢了多少灵魂?通过种种借口企图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更是人生最大的谎言,满足于现状或处于舒适区,妄图寻找各种借口来证明自己的失败只是因为客观的原因,看,这是多么让人信服的理由。可是决定自己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自己,并不是别人,是自己没有勇气去改变这一切。
可是,我们又如何拥有勇气呢?
走开,莫干涉我的人生
渴望得到周围的认可,不断去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让所有人都称赞自己,你是这样的人吗?不累吗,为什么要去满足别人,为何不能开开心心的做自己。
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去经营自己的课题,不干涉别人的课题。多么理智的话,就像孔玮老师说的那几句话:人生无非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老天的事你无法改变,别人干你屁事,你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管好自己不仅是做自己的事,同时也意味着不干涉他人,我们不仅有对自己的理想画像,也有对别人的画像,一旦现实中的他们离那个理想画像存在差距,彼此的关系就不再变得平等,无法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自然成了纵向的隶属关系,而人和人之间,唯有平等才能长久呀。
也许会有人说,你这太自私了,即便能不顾其他人的想法,可是父母的想法怎么也能不管不顾呢?父母生育我们,希望我们过得好,难道也要不管不顾吗?是的,这是最难的,因为亲人之间的关系是最坚固的锁链,无法回避。但阿德勒告诉人们,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依然要区分彼此的课题,这样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而自由也意味着会被别人讨厌。
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社会的最小个体是什么呢?什么是个体,什么是整体?难道阿德勒的课题分离是引导人走向孤立的个人主义的学问吗?
人从来都是合为一体的,不能把自己不受控制的言行归因于情绪控制,也不能把失败归因于能力问题。别说自己控制不住情绪,也别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环境和别人。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多么让人震撼的一句话,不再自恋,也不再自卑,冷静客观的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这样才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决定和举措。平整的一个面上,所有人都在上面前进,或匀速、或飞速,大家都在不断地超越着自己,人生的价值就是使不断自己进步,今天的你一定比昨天更加优秀。满足于自我的认同,不为超越别人;价值不是别人赋予,也不是周围环境赋予,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自我的接纳才是肯定的开始。
一个人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便有价值。即使是瘫痪的病人,也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有人怀疑这句话。从行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抛开“行为”标准用“存在”标准去看待,那么他便是有价值的,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其价值,而应该对他所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去吧,感受他人的存在,去建立横向美好的人际关系,抛弃那些原有的纵向关系理论。
“活在当下”的人生
过多的自我意识,羁绊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何会这样呢,我们又不全是自恋的人?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能不能毫无保留的做自己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就需要做到这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分清楚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用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无法改变的。勇敢的去信赖别人,否则将无法与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关系,把他人当做朋友、亲人,建立平等的关系。
他者贡献并非是要大家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都追求特别优秀,人人仰慕,不希望自己特别差劲,但是无论是希望优秀还是差劲,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但这是一种廉价的优越感追求哇。
阿德勒告诉人们,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普通并不意味着无能,人生就像登山一样,目的是为了到达山顶,那么登山的过程都是在路上,人生的更多时光都是在登山的路上。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是要理解成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活在“此时此刻”,让每一个瞬间都不停地旋转起舞,人生就已经足够充实。
舞台上的聚光灯对准的是“此时此刻”,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的此时此刻。如果看得到过去看得到未来,那就说明没有过好当下的“此时此刻”,没有认真而谨慎的过好当下的生活。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不存在,现在才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追求人生意义的人太多,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回答: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需要“引导之星”,带领我们获得幸福。他者贡献即是这颗“引导之星”,为他人贡献,即使别人并不配合,只要你自己认为有价值。
一本书告诉你一个世界,带你看不一样的自己。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