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学习、渐进的一个过程。
学习不仅是为了成长,更是为了培养自己透过事物看本质的能力。
以前对于学习这件事,认识比较狭隘,仅仅把学校的学习当做学习,却忘记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其实都是在学习,甚至每时每刻都是在学习,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停止学习就是后退的开始,笑来老师说1%之后就是落后,在未来甚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所以学习是持续的,是一辈子的事。
学习是一种心态,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前听到有人这样跟我说,终于毕业了,只要不让我再继续学习让我干啥都行。其实在这这种人身上是很难看到成长的痕迹的,因为当自己不再重视学习时,就把成长的路给封死了。
上学是学习,生活也是学习,其实人是非常善于融入环境的,不能将生活跟工作,跟学习隔离开来,应该将学习融入进生活中,融入到工作中,比方说,在生活中免不了要打扫卫生,要做饭,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学习,如果在其中一个方面不学习,那肯定在这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表现出来就是,厌恶打扫,讨厌做饭,感觉带孩子很累,所以这种种的表现都可能是因为对学习的认识不够,想想自己好像已经躺枪了妮。
工作更是学习了,工作中如果不学习根本就无法立足,很快就会被淘汰掉,我所做的工作,以前还认为是很尴尬的,做行政还兼着人力资源,现在意识到这种认识太缺乏现实感了,因为很多企业,包括很多大型的公司,在人员配备和公司架构上都是这么设计的,并不是公司不愿多投入,而是公司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而且也有很多业内大牛是从行政入手,逐渐跟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慢慢转到人力资源的,从这个角度讲,哪有什么华丽转身的说法啊,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说实话做人力资源工作首先只要做好招聘工作,就已经帮老板解决了很大问题了,因为很多小企业老板把人资就当成是招聘专员,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招聘工作就免不了会有面试环节,有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与不同的人进行面试,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面试中也不乏见到过很多牛人,在跟这些人交流的过程中也从中学习到很多,面试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同样面试的人越多,经历就越多,逐渐培养起一种观察人的能力,甚至包括心理学,行为学,四个字概括:察言观色。
再来说说环境和习惯的关系,很多人都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我非常认同这句话,记得我小时候,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我的大妈,她讲的很多话,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么有道理,甚至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我一生。
从小几乎没有人强制要求我做什么事,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我在很多方面都是毫无基础,想起什么学什么的,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在学校的时候也是很调皮,等到知道想学时已经晚了,跟不上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初中毕业时,我写的字跟小学生差不多,没有人教过我如何握笔,如何写出一手好字,现在我还能回想起我的一个同学,为了写一手好字,每天都会坚持写,写了很多字,最近一次见她写的字,竟然跟上学时没有任何长进。
我在想,难道是她不够努力练字吗?肯定不是,因为她比任何一个人在练字上付出的时间都要多,而且也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为什么最终却是这个结果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是没有掌握一个好的练字技巧,在准备做这件事之前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以持续练习才会不断进步。拿我最近的事举个例子,以前我知道我的拿筷子的姿势是不正确的,当我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之后,经过几周的刻意练习竟然已经可以顺畅的正确的使用筷子了,这真是很神奇的一个体验。
老师经常说,选择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但不代表说,选择了正确的事就不需要把事做正确了。而且掌握正确方法也有方法论,就是找出“最少必要知识”,然后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掌握,做到快速入门,只有快速入门之后才能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因为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磨难,只有掌握了快速入门的方法论,让自己迅速在这个事情上看到了正反馈,才能提高了自己的兴趣。笑来老师说,爱上一件事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先把它做好。你不需要做到完美,只要能够让你感受到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进步,你就已经可以爱上这件事了。运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这个方法论,将这些东西学会之后,立即去践行,磕磕绊绊一段时间之后,你自然会有进步,相应地也就更加容易爱上现在做的事情了。
再回到我的同学,她做了这么久的练习为什么还没有长进呢,因为她只是在坚持,并没有在练习之前做好功课,没有找到做好这件事的“最少必要知识”,从而有了另外一句话: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虽然一直在说我的同学始终没练好字,但她一直在行动,反观我自己,在中学时,明知道自己的字更烂,却一直没有行动去练习,但是我运气比较好,在上大学期间,认识了一位同学,他不仅写字好,更重要的是人家是从小受过专业培训的,所以他还会教,而且不吝惜教,这就是我的福气了,我虽然以前一直没练习,但不代表我不想练好啊,所以有这等机会,我岂能放过呢?
首先我先跟他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关系,然后恳求人家教自己练字,其实同样需要不断的写,不断的练,只不过和我那位初中同学的区别就是我有了老师,只要我握笔姿势不对,他就批评我,给我指正,他总是能在关键的几个地方指出我的毛病,但这已经是我的幸运了,记得我开始练字之后,竟然带动了一批人开始练字,以前的晚自习都是不愿去的,后来竟然还有人喜欢上晚自习,因为可以安心的练字,经过大量的练字,自己的字跟以前相比,说成飞速进步一点不为过,仅练字用的字帖本就已经几十本,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虽然练习了很久,但还是根本不值得提,甚至拿不出手。
但这个经历让我学到了一个方法,在学习这件事之前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可以的话甚至花钱都是值得的。现在学习了笑来老师讲的概念之后,又更加认识到这些概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快速入门。
最后来讲讲“固化思维”,这个词我想大家也不是第一次听到,成年人往往已经形成了固化思维,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按照自己的固化思维去思考,然后做出判断,昨天晚上临睡觉前,看了雾满拦江的那篇《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文章后,瞬间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的固化思维已经渗透到自己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能加以正视,将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创造性思维方向上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未来的不确定让很多人生活在各种“焦虑”中,解决焦虑的唯一方法是提升认知,升级操作系统,以Open的心态对未来始终保持一颗求索心和敬畏之心,我是杨小杨,希望与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