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礼物(第一稿)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初中初二(13)班徐涵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要来临了,今年的母亲节,我想怎样为妈妈过呢?往年,我会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请妈妈去外面吃一顿好的。不过,这样做似乎还是不能表达我对妈妈的爱,因为那些钱也不是我辛苦挣来的。所以,我决定要亲手做几道美味佳肴来给妈妈品尝,犒劳一下平日里辛苦照顾我的妈妈。
前一天的晚上,我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原文的开头有一些突然,庆祝母亲节打算的变化,这里的修改将作者的想法写出来,就更加自然了。)
妈妈说想吃拌皮蛋,于是我就剥了三个皮蛋,其中有两个大皮蛋用棉线切开,放入碗中,用醋、酱油、糖加水调出酱汁,倒入碗中做成了拌皮蛋;留着的一个小皮蛋刚好与手边的娃娃菜、香肠一起做个上汤娃娃菜。(这里省略了,母女的对话,其实这是不能省略的。另外有一个细节很好“用棉线切开”,要交代清楚这样做的原因。)
上汤娃娃菜的制作方法很简单:香肠切丁,白菜切掉根部洗干净,大的竖着一切为二。我把香肠、皮蛋放锅里炒匀,再加入调料和水,盖上锅盖,等再打开时,我尝了尝,味道是很好的,也许是因为我煮太久了,汤都没了。于是我加了水再煮,等到我再开盖菜已经烂了,虽然口感不好,但是我依然盛了出来。(这一段写制作上汤娃娃菜,制作过程交代比较具体。有必要吗?写制作失败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想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再接下来的是炒三鲜,我拿出泡了许久的面筋、香菇、黑木耳,漫长的等待让我明白了母亲为何很早起床,却只是为了我的早饭丰盛些。那一次次令我惊喜的早饭,承载着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我把它们放入锅中后加生抽,加水,盖盖儿。开锅后我尝了尝,有点淡,加了点盐,炒了几下,再尝,还是有点淡,于是再加盐,妈妈看到我加了这么多次盐,让我赶紧停手,说要咸死了。(这一层写炒三鲜的准备和制作过程,两者都写了,没有详略,似乎没有主次之分,结合本文的主题,想想应该如何修改。)
然后又炒了个黄瓜炒鸡蛋,我妈看时间不早了,在我炒这个菜时就在旁边帮我煮小鸡腿,我炒完她煮好,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红烧小鸡腿了。(这是略写,炒黄瓜是一笔带过,制作红烧小鸡腿是妈妈手把手指导的。)
由于第一次烧,所以妈妈教了下我。我准备好配菜,双手插腰看着眼前一切,便开始大展身手了。先下鸡腿,放生抽、醋、糖、鸡精,加水要没过鸡腿,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做了,然后就是盖锅大火煮熟。
但等到煮熟后,我妈让我继续盖着锅盖大火收汁。这时,我想起了物理课上老师的话,不盖盖,水会变成水蒸气快速蒸发。老师的观点和妈妈的建议竟然完全相反,我一时不知听谁的好,最终还是选择了听妈妈的。
由于站太久了,累,我就坐在椅子上看着锅,不要潽出来。过了许久,再去看看锅,汁确实少了很多,我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出锅。妈妈说汁少了就行。十几分钟后,我掀起锅盖白烟顿时从锅中涌出,熏到我的脸上,白烟散开,仿佛迎接着红烧鸡腿的到来。终于,我铲起鸡腿,盛上了最后一道菜。(这里要加入感受,熏到白烟的感受怎样?)
历经几个小时,母亲节礼物终于完成了,看见妈妈吃东西时的笑脸,仿佛所有的累都烟消云散了,时间花得值。(这里应该详写的是场面描写,还有对妈妈吃饭的时候神态进行描写,来突出主题。)
这一天,妈妈称赞我做的菜好吃,而我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累。我只烧了这一次,但妈妈每天都要烧,有时我还会嫌她烧的不是我爱吃的,烧得慢等等,若在辛苦烧饭后听到这些,该多难过啊!
这个母亲节我为妈妈准备了与以往不同的礼物,而我也得到了我的母亲节礼物。脸上带着油,双腿发着酸,手上沾着的酱。
【修改建议】这一篇习作,优点是详写了制作礼物——烧菜的过程。本文写了拌皮蛋、上汤娃娃菜、炒三鲜、黄瓜炒鸡蛋、红烧小鸡腿。真实、细致,不足之处是烧菜的过程写得有一些过于详细了。这是不必要的。请问,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烧菜的过程让作者想起了妈妈平时的辛苦,详写妈妈照顾女儿生活的细节,通过这些来表达主题,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写烧菜不是介绍相关的知识,而是感受其中的辛苦和细心,感受其中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