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缺乏描述心爱之物的自信,大约是很早很早以前吧。前几天,朋友让我写一篇有关茶、咖啡和红酒的文章,这三样的都是我的心头好所以我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写下自己心里话的感觉很棒,尽管我在各方面都只是一个资历尚浅的初学者。
对我来说,最早接触到的一定是茶。家中只有我最乏茶赋——对于茶,我喝不出什么所以然,甚至不怎么喝得出具体的种类,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茶的理解。茶,凝聚了大自然的精华,化作一位谦谦君子,与生俱来的书生气质,那是一种挺拔的味道。闻,茶香在每一个嗅觉细胞旁缭绕,揽着它翩翩起舞;香气如丝带一路南下,直达心脾;尝,趁热,茶香就立在味蕾上,那么近,却又带着生疏;饮,你会发现它开始褪色,开始衰老,君子进入迟暮,芳香依旧只新增了铅华逝尽后的苦涩。于是从由浓转淡,从深变浅,就这样慢慢地、不急不躁地,酌完了茶的一生。
后来,我又有些移情与咖啡。初中尚无太多关于喝咖啡的经验的我,在看了田维的《有关咖啡》后大受感染,然后仿照那样的文笔写了自己并不多的记忆中的“有关咖啡”,几经修改最后还刊登了出来。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三的时候喝了不少咖啡。冬天的晚上,嘴里冒着哈气,课间冲上一杯咖啡,在教室里也能喝出在咖啡店小憩的滋味。咖啡,还是热的香。在台湾尝过九份老街特制的冰滴咖啡,在炎炎夏日里,透彻心扉的清凉后我没能如愿体会到咖啡豆的灵魂在体内缥缈的虚无,丝滑入口却冰得我来不及在口中感受苦涩的粗糙,甚是遗憾。想起一句话:Some people walk in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的确,有些人品味每一粒咖啡豆独特的故事,有些人只品尝浓郁的口感,我想我是前者。
再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葡萄酒。如果说茶和咖啡是消遣时必不可少的陪伴,那葡萄酒就是我愿意用余下时间认真学习钻研的永久课题。开始接触葡萄酒是在2012年的夏天,偶然参加了一场半正式的酒会,那时的我带着好奇,对葡萄酒跃跃欲试。2015年的夏天,我有幸来到当初组织酒会的那家公司实习,也真正的踏上了学习葡萄酒的旅程。渐渐地,我对不同国家不同酒庄都积累了一些了解,也更加着迷于丰富繁杂的葡萄种类——如果说赤霞珠是葡萄王国里的国王,那么王子的位置毋庸置疑的属于西拉;法国葡萄酒世界的半边天是由赤霞珠和梅洛撑起的;长相思、霞多丽就像是白葡萄品种里气质非凡的贵族公主……
有一天,我听见有人说我学习葡萄酒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刚开始我很在意,后来仔细思考觉得这和现阶段葡萄酒没有在国内真正实现平民化是有关的。虽然价格平民品质尚优的酒也有,但仍然有人只把它当做身份的象征,而不是把品尝葡萄酒当做一种享受。我真正想说的是,我爱葡萄酒,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我如何,而是因为我爱它每一颗葡萄里蕴含的灵魂,是因为每一个橡木桶背后的故事;我爱它,是因为它在妖娆妩媚的同时有柔韧浪漫的香醇藏在那一抹红色光晕之中,是因为我愿意追随它的脚步去探访它的前世今生。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已经做足了准备,在茶、咖啡和葡萄酒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很久以前,我们就相互宣誓,无论贫穷或是富有,始终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