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明史》,看了崇祯才知道,德才不配其位是多么可怕。
崇祯犯错主要在几个方面:
一是眼高手低。
崇祯一开始因为扳倒魏忠贤,被东林党人尊为尧舜之君。照理说花花轿子人人抬,但是这哥们儿真的被夸到飘了,真觉得自己就是英明神武,中兴之君。但是,后金、蒙古联军达到了八臂太子城下,现实的残酷给了这位年轻的天子一记响亮的耳光。恼羞成怒的少年天子将千里勤王的袁崇焕凌迟处死,发泄心中的无名火之后,确实面对后金一次又一次的掠夺。
其实,崇祯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财务问题,少年天子却将明朝第一理财能手魏忠贤给拉下马。在此之后,他不得不从农税补贴东北这个大窟窿,碰巧他的运气不好,碰上了小冰河时期,西北的灾民本就活不下去了,皇帝加税就是官逼民反的最后一根稻草,结果,就是众所周知的结果。
二是偏听偏信。
少年天子认为尧舜之君必须要有贤相辅助,如管仲对齐桓公,诸葛亮对刘备。在明末,浙党、楚党等党派因为尾附魏忠贤而泯灭,他只能看向硕果仅存的东林党。东林党那时候早已变成了资本代言人。崇祯朝将万历朝、天启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税废除,转而向农民征收重税,这在我们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农民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只能勉强温饱,农民身上能有什么油水?可是东林党人就是这么建议的,小皇帝少不经事,有特别信任东林党,给自己的帝国埋下了一个大大的隐患。
三是脱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绝对是任何政权保持活力的不老泉。少年天子不知黎民苦,不知军政难。全凭拍脑袋做的决定最终是贻笑大方。就如司马衷的“何不食肉糜”。
处于崇祯的位置,最好做的以下几点:
一是大小相制。
这是朱元璋留下来的东西。中国的历朝历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前朝的错,今朝不得再犯。唐朝毁于节度使,宋朝压制武将。宋朝年年岁币,明朝就绝对不对外投降,也吸收了弱宋的教训,强化武将的权力,又不能完全放开,怎么办呢?于是,朱元璋发明了大小相制,武将管理军队,文官负责后勤。武将缺乏造反的经济基础,自然得乖乖的。大小相制用在了明朝官场的方方面面,崇祯早期偏信文官,后来发现这帮人不靠谱,又重新启用了东厂太监,其实一开始就应该用魏忠贤制衡东林党人,还能帮忙管账,何乐而不为呢?
二是建立核心班底。
力挽狂澜得靠队友。但是,得队友靠谱才行了,至于又对自己忠诚,有能理智判断局势,那种诸葛亮似的忠臣模板队友,现代社会能找到比彩票还难,古代也是几百年一遇。只有判断对方靠谱,自己对对方有利用价值,展示双方有合作前景。这样才能找到合格的合作者。嗯,对家的神队友,八成都是这么来的。自家的猪队友,八成都是相互之间对队友苛刻的要求,闹得双方根本没合作。少年天子上任以来平均半年换一个内阁首辅,怎么能建立好自己的班底呢。
三是推动改革。
就像之前说的,从古至今,从东至西,很多政权更迭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建立好了核心班子,就可以像张居正一样推动经济改革,这才是解决国家困境的根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