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你的朋友圈被这些画刷屏了吗?
“小朋友画廊”是腾讯公益平台中一个名为“用艺术点亮生命”的慈善项目。用户可以在“小朋友画廊”H5页面欣赏并购买25位“小朋友”的画作。
作者年龄在11到37岁之间,这些画均由自闭症患者绘制,并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出售。所得钱款将捐赠给“用艺术点亮生命”项目,该项目旨在消除社会偏见,帮助有自闭症、脑瘫以及唐氏综合征等精神障碍的患者。用户购买画作后,可以通过H5给这群特殊的“小朋友”文字留言鼓励和支持他们,还能听到作者的录音。
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自上世纪以来,自闭症在中国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者达200余万。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闪烁。他们有视力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能力却很难沟通交流,因为无法与外界接触而普遍缺乏社会的理解和关爱。
虽然自闭症人群日益增加,但公众对于这个群体可谓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自闭症。
自闭症就是害羞、不爱说话吗?
自闭症,全名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涵盖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脑发育障碍,体现为社交沟通互动能力缺失,以及有限、重复的兴趣和活动。
自闭症谱系障碍会影响患者与他人的沟通相处。这和害羞以及不会聊天无关。
普通人会想当然地接受基本的社会社交习俗,但是大多数自闭症患者却无法理解。
他们可能无法进行眼神交流、与他人对话或理解社交手势的意义。
1/3的自闭症患者不用语言沟通,也就是说,他们不说话。
除了交流障碍之外,自闭症患者还喜欢遵循某种特定的模式或重复的行为。
许多患者对强光或噪音敏感,或有其他生理问题,比如行动或捡东西时不方便。
自闭症能治愈吗?
由于自闭症的病症有很多种,没有哪两个自闭症患者的情况是相同的,所以过去他们经常被诊断为其他病,比如:阿斯伯格综合征。
这种病的患者会对某个话题尤为着迷,不懂社交动作的暗示,或者不理解什么是适当的社交行为。
2013年,科学家们发现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其他某些精神障碍区分起来很困难,所以决定将他们归为一类疾病。
由此一来,确认自闭症就更加容易了,这种归类意义深远,因为越早确诊,患者就能越早得到帮助。
事实上,很多自闭症患儿在两岁时就会显露出自闭倾向,比如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避免眼神接触以及甩手或不停摇摆。
自闭症诊断年龄平均在5-7岁之间。尽管自闭症无法完全治愈,但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调节,科学家们也在通过临床试验寻找其他疗法。
为什么会得自闭症?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自闭症真正的致病原因。
自闭症在男孩中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自闭症与基因有关,因为这种疾病通常是家族性的。
一些自闭症患者拥有非正常染色体,但我们不能就此一概而论。因为有些拥有同样非正常染色体的人却没有自闭症。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胎儿出生时父母年事过高,在子宫内接触的睾酮含量过高,或母亲在怀孕生产期间,胎儿出现并发症。
自闭症甚至可能和肠道细菌有关,因为很多自闭症患者都有肠胃问题。
但自闭症主要还是由多项因素导致的。
不是每一个自闭症患者都是天才!自闭症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电影《雨人》中,主角的哥哥就是一个拥有超强记忆力的自闭症患者,《心灵捕手》中沉默寡言的数学天才也患有自闭症……
一些自闭症患者存在智力问题,但一半以上的患者智商处于平均水平,或高于常人。
同样常见地,自闭症患者会对一些细节拥有强大的长期记忆,许多患者尤其擅长数学、科学、音乐或艺术。
但是,自闭症人群并不必然在某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很多自闭症患者并没有特殊才能,甚至智商低于常人。这种精神疾病给他们的学业、工作、社交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他们参与社会及日常活动的能力。对于一些轻度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们可以在早期干预的帮助下找到独立生活及工作的方法,但更多的自闭症患者则终身需要他人照料。
自闭症的确证率正在逐年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病越来越普及。相反,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自闭症的存在,并尽早得到了确诊。提高对自闭症的意识至关重要,因为患者越早被确诊,就能越早对症治疗。更重要的是,对待自闭症患者,我们要给予他们与普通人同等的尊重、公平与机会。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