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帐号:爱上一卷书,文责自负。
01
我不是为了混日子的,这是我有别于别人的地方。但是写下这段文字或者这篇文章决无意自夸。只是陈述一种我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我都没有混日子的想法。有时候你得向现实妥协,有时候你得迎合他人的观点。有这样让我内心为之一沉的时刻。
久而久之,我也会模糊自己的视线,忘记最真实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
混日子这件事就好比学生时代抄作业或者考试作弊的行为,那是我不屑去做的。倒也不是多清高,而是我需要保持我自己的节奏。纵观过去,也不是一次都没有抄过作业,就像是寒暑假作业,大多是拿着标准答案去对照写试题答案。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的注意力不会集中,没有比抄作业更能让我觉得写作业是件痛苦的事情,因为那就是变成了一种机械行为,反而是当你主动去做作业那会儿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用脑时刻,反而那种情况是会忘记时间的。
工作也是一样,投入状态之后,就会忘记时间的存在。
写小说更是如此。我再没有找到过与比工作和写作更让我投入的事情了,进入写作状态,我就等同于走入“心流”状态,达成物我两忘。
我告诉自己:我得保持自己的节奏。
02
最近在读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这本方法论的书,还是觉得值得一看。我很久之前读这类书也比较多,但是没有消化能力。
只不过我得出一个朴素的经验,通过这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我发现他们大多经历过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时刻。
因为他们大多也是从底层而来,初期就有很高的目标,早期周围人却是按部就班的,(大佬就是大佬,周围人再不济也都是循规蹈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混日子的。有时候环境真的也蛮重要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里,总有人安于现状。
当他们雄心壮志,但还人微言轻的时候,别人根本不屑于李笑来说出来的目标,觉得他吹牛吹大了。其实这里并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他们下班就走,因为下班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这完全符合当下大数据告知我们的一部分,普通人本来就没必要让自己下班了还任劳任怨加班加重自己的“带宽”(这个理论的提出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
那些是为别人打工的心理,但是李笑来从一开始就是为自己打工。所以他在新东方做老师那些年,下班后也会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一直保持学习。
他写博客,每天保持写作3000字更是常态,他是一个非常知道用户刚需的高级销售人员。通过这本书就能窥得一二,这是令人敬佩的,因为把握住了用户心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让自己陷入赚不到钱的处境里。
而我与他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执行力以及大局观甚至资源都比我强太多。
而我拘泥于眼前现有的内容,其实挺无措的,当一个人的野心和能力不匹配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毫无疑问,我是有优点的,我可能是职场里比较受欢迎的牛马,但是脱离职场,我自己的价值又如何得以体现呢?
我写作但是变现能力一般,当一个人处在瓶颈期的时候,换个角度,就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并没有统筹自己的能力。
因此,现阶段,我也在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山月记》这一句话应该戳中了很多成年人的内心,同样也让我为之深深共鸣,简直就是一语道破我的真实心理困境。
03
坦白说,我没有无所不能,虽然我也一度将自己放置在了无所不能的位置上,但是我感觉那太虚了。我容易气馁,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会陷入无限期拖延状态里,像是以前的录音机时代,录像带里面的黑线错乱了,小时候精力很多,我甚至会不厌其烦手动去整理。说不准能修复如初。
虽然有时候磁带会被我修理好,也有报废的。但是起码我愿意花功夫去修理。我与小时候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大手大脚惯了,我不再是那个有自己节奏的人,我觉得东西坏了可以丢掉买新的,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依然觉得任何东西都可以先修理,其实人能拿到趁手的工具也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放弃放弃再放弃。
注意了,我这里用到了三个放弃,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是动词,第三个还是动词。
在我身上优点是很明显的,我是一个需要甲方推动的乙方,在别人指定的日期之内,我的抗压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可以得到体现。
在我自己的个人经验里,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日日自新,保持学习的状态,大脑也会生锈。谈到这,我就不可避免提及短视频的威力了。
周围的朋友都知道我这些年从不刷短视频,我是一个长剧爱好者,有我自己对于电视时长的需求,我也不是电影的受众。除非我需要写到某部电影观后感,总之,我轻易不看电影。我喜欢把时间拉得足够长,但一定要剧情流畅,演员演技过关的电视剧作品。(近几年几乎没有那样的作品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而电影它把时间线拉得很长,稍纵即逝,时间靠观众的感官,其实在我眼中好的电影它一定是挑观众的。
接下来,我要谈的就是短视频,我上周去找朋友时无意之间谈起,我的短视频app卸载的前因后果,她当即表示很惊讶,她知道我以前不看这一些。
但是我看了,出于无聊或者出于创作的目的,我将这些一开始就知道要夺走我注意力的软件下载了。我觉得在麻木的状态下体验感是非常好的,但是清醒的状态下我会感觉像是吃到了既没有特别难吃,但也没有特别好吃的餐品一样,如鲠在喉。
虽然我的初衷是想方设法学习点什么,但是这完全是不太现实的,我所能学到的可能就占据10%或者更少。它让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你想要在互联网上借助这些本就通过大数据利用人性弱点的app来反其道而行,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我的建议是一般不建议去浪费时间拿自己做测试。除非你像我这样,玩个游戏都会写出3000字左右的经验日志。
否则真的没必要刻意去做这件事,因为就像是第五人格(不好意思我只玩过这款手游比较初级的阶段)凭借过往印象来说,就是在游戏失败的时候还不会让你退出游戏,反而是将画面继续下去,你——即游戏的人物,进入了迷失的状态。这个时候实际上你所操作的游戏人物已经下线,在这个游戏的前一步是队友解救你,但是在解救的过程中你依然可能会因为行动太慢或者突然手中的饮料突然撒在了你的手机屏幕上而阻碍你配合解救你的队友,又被恶魔操控。
总而言之,个人输了就是会进入迷失的状态里。
而,你若是本身不是那种特别自律的人,就不要去挑战自己的意志力,不喜欢玩游戏就不接触,不喜欢短视频就从一开始就别下载软件,好奇心可以有,但不需要放在这些你本就不感兴趣的事物上。
当然,你若是感兴趣,还是可以玩的,毕竟它们设计出来也有利于人的一个地方,就是解压。现代人生活压力太大了,我特别能理解下了班需要自己玩手机充电的心理。
只不过,我是一个学习重度爱好者,相比于短视频以及手游,我更容易在知识的海洋里求知获得乐趣。因此,我不得不现身说法,哪怕像我也是躲不过在短视频上成瘾的。
至于我看到了什么,事后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的确花费了不少时间。我没有思考,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跳到下一个视频了,这在我小时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04
我拥有的人生第一支手机是非智能手机,但是那个时候其实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我姐姐还在买之前问我是不是确定要那一支。我点头,然后我拥有了第一支属于我自己的手机,完全是由我自己选择的。我记得那是3G时代,非常喜欢用那支手机写作、看小说以及玩俄罗斯方块。
有一些时候,我还会试图用它来看电视的片段,虽然会卡顿,但是我没想到其实有时候你非常用力去做一件事,还是能看到一点希望的。
那个时候是互联网的发展时期,低头族还没有出现……
我写这些并没有出于什么目的,有时候我只是在思考。我通过罗列这些细节来追忆往事,同时让加深自己的印象,也为了唤起一部分人对于事物追本寻源的能力,因为我们人类生来就具备这种不求甚解的精神,不会因为被精密的数据包裹起来的楚门世界而忘记自己真实的生活。
我找不到比拥抱现实更加利于个人发展的途径,而依偎着手机,或者依靠磅礴的资讯来获得一种逃避生活的途径,实在是浪费。
如果不是因为我写作,我一定会和当年选择第一支手机那样毫不犹豫买一台简单的手机。只有简单的基础功能就可以。
但是因为我要写作,要工作,所以我不可避免会接收大量的讯息。你以为我是在抱怨吗?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没错我就是在抱怨。我们年轻人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太强了。强到了以为自己非常牛的地步,其实牛的不是我们,而是设置过规则和提供娱乐的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
所以我很敬佩妈妈,她是李笑来所言的用一份时间出售1次的人,和我们年轻人都一样。不同的是,在她身边一起干活的人,在休息期间刷抖音的时候她选择无聊。
她明明很爱看电视连续剧,但是她可以坚持很长时间不去看,我问她为什么。
妈妈的答案让我很惊讶。妈妈回答:因为追剧会让她上瘾。而上瘾就会忘记时间,忘记一切。所以她有时候刻意不去看电视。
我一直在阅读,但是我觉得有些书里的生活距离我们其实隔了几个世纪,隔着国度,我的思维能穿越一切的阻隔与之产生共鸣。
但是我的妈妈就在我身边,她是我的榜样,也许只有当一个人长大了,才能看到身边人的闪光点。如果时代没有日新月异到当下的5G时代,生活还是像以前一样清贫。也许我就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觉得妈妈很寻常,但是变动和革新,其实能看到身边人的闪光点。
妈妈是这样的,爸爸也是值得我学习的。有一句话曾经被我摘抄,好像是某个小学生的作文,他写道:我的父亲的本子上,没有散文和诗,只有给别人干活的日期。而我的爸爸也是这样的。
05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看破感情真伪的人,是因为天生的性格,让我处在一个观察和思考者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乐于助人,尤其是初期接触到互联网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值暑假,虽然是偶然,但是我又觉得那个偶然造就了我的底色,让我的人生路走不歪。
帮助别人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初期建立了尊严,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的是对自我的认可。
除了提供真实有效的帮助之外,我自己也在通过回答别人学业上的提问巩固已学知识,除此之外,也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非常擅长鼓励别人。那个时候“情绪价值”这个词还没有流传得这么广。
总之,鼓励别人其实是非常具有力量的,因为人心善意和相信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当我结合提问者的处境,以及对方的性格,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激励的时候,会让我感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然而,人性的诡谲处就在于:“不想混日子”这个理由也可能成为逃避生活的某个名头。真的,人生往低处想,处处无不是陷阱啊。
所以,眼下与其在人微言轻的当下写一些不被主流市场喜爱的小说作品,在互联网的冲刷下,成为文化垃圾的一类。我倒不妨花费更多时间产出精品。并且不定时输出一些我个人观点类的文章。赢得一些共鸣和读者的喜爱,与读者共同成长与进步。
总之,微信公众号文章更新不会停,并且我也愿意保持每天更新3000字以上的写作习惯。(当然不一定会每天公开写作)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在正当好的年华里,不能躺平,要奋斗,希望大家喜欢我,虽然我不是一个讨喜的人,但是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女子,并且这种乐观我也非常笃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