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阅读总结#
6/10第六章58-60讲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今天所读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1、当我们为一切事物——不管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利——引入时间维度后,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商品就有了现货、期货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2、费雪:与时间有关的现象,都涉及利息。易耗品: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耐用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享受的物品。
3、不耐:人们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而不喜欢明天不确定的消费。利率:现货和期货的比价,就是利率。利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补偿。
4、贴现率: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
【2.启发和收获】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收获?
1、问:如果儿童是耐用品,为什么贫穷社会出生率较高,富裕社会出生率较低?
答:贫穷的社会孩子多,富裕的社会孩子少,主要原因是贫穷的社会,儿童的劳动力可以快速变现,例如帮父母做农活。多生孩子就能增加劳动力供给。与此相对,富裕社会儿童多从事脑力活动,劳动力变现较慢,抚养成本更高,需要更多的教育时间、更多的金钱投入,这在不知不觉中调节了供需。
2、问:原始社会有一幢茅草房和一幢石头房,石头房的价格相对茅草房价格下降,石头房相对便宜,利率上升还是下降?
答:利率上升。茅草房相对不耐用,石头屋相对耐用。石头屋价格相对下降代表贴现率升高,此时未来不确定,人们更愿意着眼于眼前利益,因此利率上升。
3、问:你会通过什么具体现象判断一个人或一群人,甚至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耐心程度?具体分析。
答:最直接的判断方式就是看存款利率。如果利率下降,表明贴现率降低,人们更愿意看长远利益,此时未来较为确定,民族对未来较有耐心。如果利率上升,贴现率上升,需要给更多补偿人们才愿意延迟消费,此时未来不确定,民族对未来耐心程度较低。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1、如果一个人想培养耐心,就要降低贴现率,多投资长远利益,延迟消费,甚至延迟享受快乐。
2、为什么近几年银行利率逐年降低?用贴现率的说法解释:利率降低,贴现率降低,不需要很多补偿人们也愿意延迟消费,这表明未来确定,社会安稳,民族对未来的耐心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