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记忆之自行车

前两天,把车放到甘肃兰州的南滨河路望河亭附近,步行沿着步道,一直向东走,参观了“自行车博物馆”。一路上,步道干净整洁,风光秀丽,黄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乘着凉爽的河风,有跑步的、有唱歌的、有祖孙三代推着婴儿车游玩的,人行步道,蜿蜒的在各种树木和绿油油的芦苇丛中,延伸着,喜鹊站在树的枝头,叫个不停,仿佛在欢迎中外游客的到来。

不知不觉,就来到雁滩黄河大桥头,向南爬个小坡,穿过人行地下通道,就看见了自行车博物馆。这个自行车博物馆是民办的,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给人的印象简约而深刻,大大的对联,彰显了办馆人的初衷。在来之前,我一直认为是公办的,因此,我很尊重这样干实事的人,他们给城市增添了文化内涵,同时也十分敬佩他们办自行车博物馆的胆量和能力。

自行车,作为时代变迁的产物,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在父辈那一代,谁家没有几辆自行车呢,买了没用多长时间,放在楼下,不一会的时间,就没有了行踪,那时,自行车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自行车的经历也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展出的80多个品牌,100多件国内自行车,是那么的亲切,看着一辆辆自行车,时光好像回到了,爸爸、妈妈用自行车带着我们一起玩的场景……。

德国人发明了自行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咱们国家最先有自行车的城市,是上海市,因自行车是国外过来,所以又称其为 “洋车儿”。现在大街上,早已经看不见“自行车王国”的大军,取而代之的是,几千元、或是上万元的自行车,以及颜色各异的共享单车,国产老品牌的自行车,街面上见到的少之又少了。其用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来个百八十公里的户外骑行,有的结伴来个跨省异地旅游,一路欣赏着山花烂漫和绿水青山。

依依不舍地走出自行车博物馆,体现着工匠精神的国产自行车,将永存于我们的记忆当中。有时间,我们还会来参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